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玄宗天宝年间进士。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世称岑嘉州。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辞情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诗集》。


  佳作品鉴

  唐天宝八年(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远赴西域,远别亲人,异域蛮荒,前程未卜。也不知走了多少天,路上遇到了回京的相熟,匆忙之间,岑参写下了这首《逢入京使》。“故园”指诗人长安的家。回望长安,天高地远,遥不可及,瞬间百感交集,数日奔波劳顿以及内心煎熬一下子释放出来。“龙钟”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勒马驻足的短暂相遇,不能草修成书,只能烦劳捎个口信,向家人报个平安。岑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写得意气风发,酣畅淋漓。“誓将报主”“甘苦心”(《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信念和意志是他边塞诗的主流。他的边塞诗中很少有厌战的怨愤,即使描写边塞的严寒和战争的危苦,也是为了表现将士意志坚忍、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这首《逢入京使》一方面表现他春恋帝都、故园的柔情,另一方面表现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壮志与激情。写得崭简有力,亲切感人。《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也是写于诗人第一次远赴边塞之时。天宝十载(751)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带领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武威(今甘肃武威)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带兵三十万出征抵抗。这首诗是岑参在武威送僚友刘判官赴军之前所作。“碛西”即安西都护府。“火山”即今新疆吐鲁蕃的火焰山,五月已是盛夏,那里高温少雨,酷热难耐。但是得到赴军命令的刘判官没有畏难,没有抱怨,没有丝毫迟疑懈怠,迅速行动,疾如飞鸟。“都护行营太白西”既是行动的目的,又具有庄严慷慨的意味。都护行营是戍边卫国的核心所在,神圣威严凛然不可侵犯。“太白”亦称金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有极高的知名度,在道教神话体系中是玉帝的信使,古人认为他的出现能预示敌人的败亡(《史记·天官书》“其出西失行,外国败”)。所以,这句诗既表现出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神圣威严,又表现出了师出必胜、静候佳音的自信和豪迈,末句的“角声一动胡天晓”就是这种自信与豪迈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对刘判官赴军抗敌的真诚祝愿。诗人想象到判官到达军营之后,看到军威严整,将军指挥若定,号令一出,敌军望风披靡。“胡天晓”是唐军决胜的象征,这是三句中“太白”出现所预兆的,也是有理由可以推想得到的。这是一首送别诗,没有依依惜别的伤感、前途未卜的怯懦,只有庄严神圣和真挚祝福,写得镇定、惊警、深挚,别具一格。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激情荡漾,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爱国诗人陆游曾称赞岑参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渭南文集·跋岑嘉州诗集》)。

  原作赏析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精卫

唐代 岑参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酒泉太守席夜醉后作

唐代 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夜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题永乐韦少府厅壁

唐代 岑参

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
故人是邑尉,过客驻征轩。不惮烟波阔,思君一笑言。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

唐代 岑参

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来。渭北草新出,江南花已开。
城边宋玉宅,峡口楚王台。不畏无知己,荆州甚爱才。

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唐代 岑参

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
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大梁一旦人代改,
秋月春风不相待。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当时置酒延枚叟,
肯料平台狐兔走。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梁园道,
应傍琴台闻政声。

楚夕旅泊古兴

唐代 岑参

独鹤唳江月,孤帆凌楚云。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
忽思湘川老,欲访云中君。骐驎息悲鸣,愁见豺虎群。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