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一心想恢复祖上荣耀的岑参(上)

一心想恢复祖上荣耀的岑参(上)

  岑参,唐朝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在《感旧赋》中,岑参很自豪地称,“国家六叶,吾门三相”。在他出生之前的近百年间,岑家先后出过三位宰相,曾祖、伯祖、伯父都因为文墨不凡而名动朝野,一门三相,堪称奇事。曾祖父岑文本一直跟随于唐太宗李世民左右,掌管机要文书,官至中书令,荣兴一时。可惜这样卓著的家族声望,未能惠及到岑参本人。家道中衰,一落千丈,父亲在他年幼时便撒手人寰。唯一遗传到他身上的家族优秀因子,便是读书求学的好风气,五岁开始接受严格的启蒙教育,此后遍览经史,及至成年,才情满腹。

  开元二十二年,岑参背着书,出发了。和许多才子一样,往返于长安与洛阳之间,献书求仕,寻求支持,以期获得一官半职。何况,他有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如果再加上与众不同的杰出文采,或许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在开元初期,几乎成了一种升迁定式。

  但是,开元中晚期的唐朝,已经开始剑走偏峰,李林甫等人把持朝政,对于贤能者的选录,已经远不如盛世之初的求贤若渴。李林甫当宰相不久,就曾经给唐玄宗开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历史玩笑,将天下才人招来考试,结果统统落榜,然后向他报告,已经“野无遗贤”了。那一年,就连大名鼎鼎的杜甫,也没有考得上。  岑参用十年的时间,未能寻觅到可以荐举自己的贵人。最后还是通过传统应试的方式,登了进士第。

  入朝数年,并无多大建树。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将高仙芝的入朝,使得他弃官从戎,“负剑出北门”,开始了别样的人生境遇。当时又是繁荣盛世,带着对功名的满腔热忱,对自己到边塞戎马生涯的无限自信,749年岑参到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当了掌书记。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镇守唐王朝的西边陲——安西四镇。即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碎叶(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因为向往,所以不觉得路远,去的脚步飞快“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再往前就要进入无人区了,这里没有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浪漫,“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有的是西北大漠的枯草沙碛,冷月残雪,越走越荒凉,越走越茫然。但是不能泄气啊,“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哪怕荒僻苦寒,我只一心忠诚报国。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再厉害的将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天宝十年,高仙芝打了一场非常重要的败仗——怛罗斯之战。当时是西部大食与大唐在中亚地区争夺中亚地盘的关键时期,高仙芝领兵进军到大食国境700余里(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双方都将鼓衰力竭之际,唐联军临阵倒戈,与大食夹击唐军,败给大食。“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千余人”,在塔拉兹河畔,1万多唐军死于混乱,数千被包围的内地健儿,不得不放弃抵抗,沦为战俘。

  战败的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作为高仙芝幕僚掌书记的岑参,751年底也回长安对此事述职。没有争得军功,还要面对天子问责,官职自然也没有提升,朝廷派他当大理评事,是个清闲职位。

  开元十三年,昔日同事兼好友封常清,就是以前在高仙芝府里的同事,进京述职,被皇上封为正三吕御史大夫。

  在清水衙门做官的岑参看在眼里,满满的羡慕嫉妒恨。岑参心底建功立业复兴家族荣耀的小火焰又燃烧起来,愈燃愈快,于是要求再度出塞。有之前的老交情,这次担任的是节度判官,节度判官由节度使选充,是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权利地位比第一次出塞时高多了,岑参又一次雄赳赳气昂昂的踏入西北大漠。

  再次出塞的岑参这次是情绪高昂,路途虽然遥远。路上留下好多首诗歌。比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离家太久,想念家人。书信不通,碰见个朋友就得让人给捎个平安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岑参忽然迎面遇见一位老相识。他与之立马而谈,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情不自禁地回头望望京城的方向,心中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要请他给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写下了边塞的风景诗句: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也写下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的壮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

唐代 岑参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唐代 岑参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中岁学兵符,不能守文章。
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
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
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
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唐代 岑参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
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
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证疑。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唐代 岑参

满寺枇杷冬着花,老僧相见具袈裟。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登凉州尹台寺

唐代 岑参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唐代 岑参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
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著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
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
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
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濑。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