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温和亲切,从容平和,知性优雅。
从2007年开始,她五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等内容;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
她引用诗歌时信手拈来,叙述历史时引人入胜,讲解人文时,随口串联的小故事更是风趣幽默,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她说:元稹虽然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深情但不专情的人”。这些趣味小知识,常常让人听得意犹未尽,希望她能再多讲一些。
作为点评嘉宾,她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在她的讲述之下,这些历史文化知识,仿佛自带好玩有趣的属性,让人无限向往。
她以独到见解与妙语巧思,成为众人心中的“女神学者”。
有人说,在她面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她则云淡风轻地说,“求知”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名老师,她坦言“现在依旧很忙”,参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占去了她大量的精力,在现有的高校考核机制中,这些工作显然不会为她的学术研究加分。但她认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不也是分内之事吗?”
让她乐此不疲的原因,很重要的还是来源于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讲坛上她的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故事的百转千回,观点的一语中的……这一切的一切,甚至接踵而至的光环与闪耀,其实都是文化积淀的结果。
让我们且温一壶闲酒,听她讲那些美得让人心醉的佳句,那些遥远又温暖的诗事,唤醒我们从小被浸润的诗心。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唐].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翻译】
鸡鸣紫陌曙光寒②,鸡鸣的曙光中紫陌一片清寒,
莺啭皇州春色阑③。莺歌的树丛里帝都春色阑珊。
金阙晓钟开万户④,皇宫里的晨钟催开宫廷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⑤。皇帝的仪仗临玉阶簇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鲜花迎映佩剑而晓星刚沉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柳枝轻拂旌旗而露水还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⑥,唯有凤凰池上高才的贾舍人,
阳春一曲和最难⑦。唱一首阳春白雪之曲和最难。
【题解】
在这首诗里,诗人层层渲染早朝时的境况,而在结联转而对贾至赞扬,扣和题中的“奉和”。
【注释】
①贾至,字幼邻,时官中书舍人(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官员),写有《早朝大明宫》一诗云:“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杜甫、 岑参、王维均有和诗。大明宫:又称蓬莱宫,规模宏大,乃唐帝王接受朝觐之处。
②紫 陌:指帝都郊野的道路。李白《南都行》:“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③皇州:指帝都。南朝宋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阑:尽、残。④金阙:皇帝的宫阙。南朝陈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架岭承金阙,飞桥对石梁。”
⑤玉阶:帝王宫殿的台阶。仙仗:帝王的仪仗。
⑥凤凰池:即凤池,是禁苑中池沼。朝廷设中书 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贾至为中书舍人,是中书省官 员。故称凤凰池上客。
⑦阳春:古乐曲名。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 十人。”
【鉴赏】
这是一首吟咏“早朝”的和诗。前三联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早朝景物气候的特点和庄严隆重的气氛:“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都紧扣一个“早”字; “金阙”“玉阶”“仙杖”“千官”则切合一个“朝”字。首联将“鸡鸣”“紫陌”“曙光”“莺歌”“皇州”“春色”组合在一起,写出了早朝前的景象,气候清寒,有声有色,光彩鲜明。颔联言,宫阙报晓的钟声响亮,敲开了一道道朱红的宫廷大门;宫廷中皇帝的仪仗十分庄严,汉白玉的台阶上聚集着众多的朝官。颈联言,晓星初落,鲜花迎着官吏 闪光的佩剑;夜露未干,柳枝轻拂漫卷的旌旗。此二联对仗精工,藻绘典雅,与早朝的庄严气氛十分相谐;且画面逼真,绚烂多彩,隐含喜悦之情,写出了早朝的盛况。结联不过点出酬唱之意,表示推崇谦卑,恰到好处。此诗做到了情主景宾,融合一 片,却历然清明。此诗虽无太大价值,但严守格律,乃宏丽典雅之作,可为律诗创作借鉴的范例。
【赏析】
岑参的这首和诗与贾至原作、王维和作在结构上基本一致:开始写早朝前的景象;接着写宫殿的堂皇及群臣朝见天子的威仪;最后以凤池作结。且三诗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不过,若从整体上来看,岑参之作应在王、贾之上。
首联通过听觉(“鸡鸣”、“莺啭”)、视觉(“春色阑”)、通感手法(由视觉 之“曙光”而感“寒”)等多种角度、技巧来渲染早朝前的时间流转,在光与 影、声与色的交织中烘托出早朝前的气氛。故而,接下来以长虹贯日的气 魄写出了早朝时的那种隆重、威严。颔联既有动感(“开万户”、“拥千官”),又有声色(“金阙”、“晓钟”),摄人心魄,引人入胜。
颈联虽缩小视界,然众多景象,眩人耳目。“花”、“剑佩”、“星”、“柳”、 “旌旗”、“露”,于一联之中融合无间,将早朝之气象呈于目前。
岑参此诗尾联稍欠圆融,明显是对贾至的揄扬。说贾至这个中书舍 人(凤凰池指中书省)写的诗很好(像《阳春》这样的高妙曲子一样),附和起来比较难。其实也有点自谦的味道。
对贾至、王维、岑参、杜甫这四首《早朝》诗,自古以来,总有人要排名论次,其实如纪昀所谓“评议纷纷,殊可不必”(《瀛奎律髓汇评》)。我们所欣赏品味的只是各人于同题之作中体现出的不同手法和不同感情。以岑参这首来说,通章八句,前六句绚烂鲜明,波澜壮阔,平整融合,又皆自然流丽。所欠只在尾联堕入唱和诗之旧习,然亦不至损伤整体。明胡应麟相较王、岑,谓:“大概二诗力量相等,岑以格胜,王以调胜;岑以篇胜,王以句胜;岑极精严缜匝,王较宽裕悠扬。”(《诗薮·内编》)强分伯仲,或许容易落入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