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岑参诗选评》的选读
盛唐这个空前隆盛的时代,使才俊之士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他们都有几分狂傲气对未来充满了理想,希求大有作为。
高适正是这样的才俊之士,他狂放而自负,不屑于走考进士、明经的常道,动辄以公侯自期,具有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正是这一点使他在求仕的道路上百折不回,虽奔波二十余载尚未得一官也没有丧失进取的勇气和信心。然而长期的流落不遇,终究将诗人的目光引向现实,使他看到社会隆盛气象背后潜伏着的危机,认识到对广大士人开放的仕路仍险阻重深。这一切表现在创作上,就形成冷峻地直面现实与应时而生的高昂意气的结合。
岑参比高适小十余岁,但成名早,天宝年间已是著名诗人。他与高适一样,也热衷于功名进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积极用世的人。岑参在《送郭乂杂言)中说:“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所以他二十岁时即“献书阙下"(《感旧赋》序),希冀凭借自己“尤工缀文”(杜确《岑嘉州诗集序》)的本领登上仕途。但直到安史之乱都没能身居显位,但这期间所创作的边塞诗成绩却很突出。高适和岑参都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向来被称为“高岑”。二人所代表的边塞诗派与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同在盛唐诗坛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