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心怀天下的边塞诗人:岑参

心怀天下的边塞诗人:岑参

  人物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人物作品

  (一)题虢州西楼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

  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

  愁来无去处,只上郡西楼。

  (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三)送赵侍御归上都

  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

  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

  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

  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人物经历

  岑参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但后家道中落,岑氏亲族被流徙数十人。岑参幼年家境孤贫,从兄受学,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岑参早年长居嵩阳、颍阳,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山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岑参在幽静深山之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

  岑参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

  


  在边塞一天岑参办完军务,遇戍边将士求词。他慷慨写完,突然一个挤在将士之中的一个回鹘小孩当场将诗读了出来。

  岑参对于这么小的外族孩子会汉语这件事情非常好奇,“是父亲教的汉语”,回答的同时,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孩子说:"书是爷爷写的,叫《论语》。惊讶之余,岑参给放羊娃题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

  次日,放羊娃的父亲找到岑参,自称书香门第,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由于孩子聪明伶俐,同时军队中也缺少翻译人才,于是,岑参将孩子收为义子,改名为"岑鹘"。

  岑鹘果然不负岑参重望,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家乡蒲昌,后来,高昌回鹘王国建立。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而考古工作者在506号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岑参留下的一纸账单。

  在阿斯塔那古墓,很多死者上面都罩着一个纸糊的棺材,并伴有纸糊的衣带、鞋等随葬物品。这些随葬品所用的冥纸就是当时使用过的文件、档案、书信、账本等,上面的文字均是用汉文墨笔书写。这些纸做的随葬品拆开来,就是闻名天下的"吐鲁番文书"。

  岑参的这张账单,就出自其中,这是诗人无意间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物。试想,在边塞的风雪大漠中,年轻的诗人岑参也是一位意气风发、胸怀壮志的青年,他征战驰骋在大漠边关,往来于天山、轮台、雪海、交河等地。他常飞马而来,在驿站稍事休整,备足粮草,又跨马匆匆而去。在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西州等驿站的马料出入账上有一笔清楚地记载着: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伍胜(升)付健儿陈金。

  天宝末年,在驻节西州的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当判官姓岑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岑参。这笔账说的是,岑参等人的七匹马在驿站用了马料,把马料钱付给了驿卒陈金。

  人物评价

  岑参曾两度出塞,前后在边塞生活了6年,写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诗气势雄浑、色彩瑰丽、想象丰富、笔法多变,呈现出一幅幅奇异而又壮美的塞外图景。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流派,主要原因是这些诗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激情与梦想。

  正是这种粗犷豪迈的气质,造就了令后人永远仰慕的盛唐辉煌。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玉门关盖将军歌

唐代 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奉和相公发益昌

唐代 岑参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
夜远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唐代 岑参

峨眉烟翠新,昨夜秋雨洗。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
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哀猿不可听,北客欲流涕。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唐代 岑参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唐代 岑参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酒香薰枕席,炉气暖轩除。
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唐代 岑参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
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385篇诗文

诗人岑参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