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很痴情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便写出了刻骨铭心的相思

温庭筠很痴情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便写出了刻骨铭心的相思

  自古以来,相思就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它也是恋人间表达爱情最直接及最有意味的方式。从《诗经》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吟哦,到唐诗中“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的缠绵,再到宋词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悲叹,总有魂牵梦绕的相思之苦蕴含其中。因为有游子就会有思妇,就会有缠绵悱恻的诗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诗词有的是思妇自己创作,但大多数都是文人模仿思妇口吻所作。譬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便是唐代诗人温庭筠以女子口吻所作的一首痴情之作。它是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温庭筠组诗作品《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中的第二首。

  


  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温庭筠却借井底点灯和长行围棋的骰子,以谐音双关的手法,在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下,写出了一位思妇对情郎刻骨铭心的相思。全诗言浅意深,富有感染力,读后可以领略到蕴含其中的那份热烈而深沉的感情,以及洋溢其中的绵绵相思。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是思妇对情郎的叮嘱之辞。即我像是在井底下点蜡烛那样,深深地嘱咐你,虽然你就要离开我远行,但是我的心早已经准备好与你同行,所以你切记要早早归来,千万不要违了归期。其实这首诗在手法上的高妙之处便是谐音双关,如这里的“井底点灯”就说明它是深处之烛,也就是“深烛”,而“深烛”又谐音“深嘱”。

  


  因此“深烛伊”,便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另外,“长行”是古代的一种博戏,一般是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根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不过这里的“长行”双关情郎的长途旅行。至于“围棋”,本意是中国传统棋艺,这里则谐音“违期”,所以这两句诗都是谐音双关的妙用,意蕴含蓄而丰富。

  


  然后,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即我手中用来博“长行局”的玲珑骰子,它上面的颗颗红点可都是最为相思的红豆啊,你知不知道,这是我对你刻骨的相思啊。我们都知道王维有《相思》一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以红豆来关合相思之意。这里骰子上的红点形似红豆,便也是用来关合相思之意。

  


  除此之外,还值得留意的便是这里思妇的口吻。“知不知”三字,可谓是将这位思妇独自在闺中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怨,以及“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孤独之感,全部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它给以我们的感受,便是思妇心中对爱情的一往情深,是痴情人的痴情事。

  综观温庭筠的这首诗,它是通篇采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极其吻合思妇的身份和心态,写出了刻骨铭心的相思。在浩如烟海的相思诗词中,温庭筠的这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堪称是千古名篇。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女冠子 其一

唐代 温庭筠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答段柯古见嘲

唐代 温庭筠

彩翰殊翁金缭绕,一千二百逃飞鸟。
尾薪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

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

唐代 温庭筠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法云寺双桧(一作晋朝柏树)

唐代 温庭筠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题处尚寻王内史,
画时应是顾将军。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
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锦城曲

唐代 温庭筠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萦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江上别友人

唐代 温庭筠

秋色满葭菼,离人西复东。几年方暂见,一笑又难同。
地势萧陵歇,江声禹庙空。如何暮滩上,千里逐征鸿。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