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平乐·上阳春晚

清平乐·上阳春晚

唐代 温庭筠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温庭筠清平乐·上阳春晚译文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上阳宫的春色已渐渐晚去,宫女的蛾眉在愁绪里日日暗淡。太平新年的时候,更盼望着能与君王同车而行,怎奈去往长安的路是那样的遥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一次次空熏帐帘锦被,千丛花锁锁住了一道道门,也将寂寞深深地锁在了门里。只能像陈皇后黄金买赋呈送给君王,长门里盼望与君王相见。

温庭筠清平乐·上阳春晚注释

1.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忆萝月”“醉东风”。《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四仄韵,下阕三平韵。
2.上阳:唐代宫名,今洛阳市境内。《新唐书·地理志》:“东都上阳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3.愁蛾:带愁的蛾眉。浅:颜色暗淡。
4.新岁:犹新年。清平:世道太平。辇(niǎn):古时用人力拉的车子,后多用来指皇帝坐的车。《通典·礼典》:“夏后氏末代制辇,秦为人君之乘,汉因之。”《一切经音义》:“古者卿大夫亦乘辇,自汉以来,天子乘之。”
5.争奈:怎奈,怎能奈何,没有办法的意思。长安:唐代君王所住之地,京都。这里说“长安路远”,含义是君王与宫女们的关系疏远。
6.凤帐:织有凤凰花饰的帐子。鸳被:绣有鸳鸯的锦被。徒:空,白白地。熏(xūn):加热香草、香料使之发烟,以其烟熏制衣被,使衣被染有香气。
7.琐:同“锁”,封闭住。千门:众多宫门。这里指宫殿。
8.“竞把”二句:争着把黄金去买辞赋,请为她呈送给英明的君王。黄金买赋:典出司马相如《长门赋序》:“汉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上,呈上,献上。明君,圣明的君王。

温庭筠清平乐·上阳春晚创作背景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淫,成千上万的青年女子被囚禁在宫中,她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见君王一面等待册封以此改变她们寂寞愁苦的人生,于是产生了宫怨,也有了描写宫怨的作品。此词就是温庭筠为深宫之内宫女代言、抒写其愁怨之作。

温庭筠清平乐·上阳春晚赏析

此词上阕写的是宫女春晚愁容,以及新的一年给她带来的希望以及失望。“春晚”交代了时节,也暗喻宫女的青春在类似牢狱的深宫里几近消磨殆尽。“愁蛾浅”写女子的蛾眉逐渐变浅,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来体现宫女的愁之深切。“争(怎)奈”写出了宫女的复杂矛盾的内心挣扎,在希望之后的失望,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心态。
下阕写宫女所处的囚笼一样的环境,以物寄怨,烘托她寂寞、孤独的心态。“徒”字暗示了不知多少次宫女为了君王的亲临做准备,但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终,终于因为深切的期盼痴傻成癫,隐含了一种悲切的痛苦。“琐(锁)”字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写宫女被封闭在深宫,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锁住了她生命中原本该拥有的那些美好的东西,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期盼、一次次的失望以及深入骨髓的寂寞。最后二句运用汉武帝陈皇后“黄金买赋”的典故,表示宫女的愁苦以及她们的愿望,写她们最后的希望与挣扎。这是在绝望之后新长出来的希望的枝桠,可是竟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实现。
词中写可怜女子有幸于君王的相思之愁,在一定意义上寄托了宫女对爱情、幸福和自由的渴望与憧憬,但最终陈皇后那种被汉武帝抛弃的命运无情地降临在她们身上,黄金买赋的悲剧代代重演。词人抓住了宫女天真无知、争宠献媚的心理弱点,对她们身陷囹圄、落入深渊从而致使她们情爱饥渴、人性遭受极度压抑的悲情结局,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了出来。作品含而不露,锋芒所向对准了那个纵情声色,致使无数无辜女子青春、爱情甚至生命白白被葬送的“明君圣主”,对封建社会这种吃人的后宫制度进行了揭露与谴责。
全词详略得当,写宫女愁容的部分一笔带过,写心态时则是细腻而婉转,一面是“思同辇”,一面又是“长安路远”,把这种矛盾的心理、痛苦的情感写得栩栩如生。词人对宫女这种希望与失望之间挣扎的描写,也是在构思上与其他宫怨词的不同之处。
此词是词人在承袭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元稹的《宫词》等唐诗中现实主义成分的基础上把宫怨之思搬进了词这种新的文学体式中的一种尝试。他从诗的窠臼中走出来另辟蹊径,拓展了词的意境和题旨,扩大了文学的表现功能,通过句式、音韵的变换表达出多方面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文学创新。

诗人温庭筠的古诗

宿一公精舍

唐代 温庭筠

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

鄠郊别墅寄所知

唐代 温庭筠

持颐望平绿,万景集所思。南塘遇新雨,百草生容姿。
幽鸟不相识,美人如何期。徒然委摇荡,惆怅春风时。

赠越僧岳云二首

唐代 温庭筠

世机消已尽,巾屦亦飘然。一室故山月,满瓶秋涧泉。
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
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有树关深院,无尘到浅莎。
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不及新春雁,年年镜水波。

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常于庭亦既逾岁…遂寄情于此

唐代 温庭筠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吾常有流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常幽深,彼美香素茎。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贞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清平乐·上阳春晚

唐代 温庭筠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唐代 温庭筠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登卢氏台

唐代 温庭筠

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馀。

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雁疏。由来放怀地,非独在吾庐。

诉衷情·莺语

唐代 温庭筠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鄠杜郊居

唐代 温庭筠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
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太子西池二首(一作齐梁体)

唐代 温庭筠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懒逐妆成晓,春融梦觉迟。
鬓轻全作影,嚬浅未成眉。莫信张公子,窗间断暗期。
花红兰紫茎,愁草雨新晴。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
日长嫌辇重,风暖觉衣轻。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谢公墅歌

唐代 温庭筠

朱雀航南绕香陌,谢郎东墅连春碧。鸠眠高柳日方融,
绮榭飘飖紫庭客。文楸方罫花参差,心阵未成星满池。
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持颐。对局含情见千里,
都城已得长蛇尾。江南王气系疏襟,未许苻坚过淮水。

杂歌谣辞。邯郸郭公辞

唐代 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易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送李生归旧居

唐代 温庭筠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博山

唐代 温庭筠

博山香重欲成云,锦段机丝妒鄂君。粉蝶团飞花转影,
彩鸳双泳水生纹。青楼二月春将半,碧瓦千家日未曛。
见说杨朱无限泪,岂能空为路岐分。

猎骑辞

唐代 温庭筠

早辞平扆殿,夕奉湘南宴。香兔抱微烟,重鳞叠轻扇。
蚕饥使君马,雁避将军箭。宝柱惜离弦,流黄悲赤县。
理钗低舞鬓,换袖回歌面。晚柳未如丝,春花已如霰。
所嗟故里曲,不及青楼宴。

寄山中人

唐代 温庭筠

月中一双鹤,石上千尺松。素琴入爽籁,山酒和春容。
幽瀑有时断,片云无所从。何事苏门生,携手东南峰。

题陈处士幽居

唐代 温庭筠

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雨后苔侵井,霜来叶满渠。
闲看镜湖画,秋得越僧书。若待前溪月,谁人伴钓鱼。

夜看牡丹

唐代 温庭筠

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勤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李羽处士故里

唐代 温庭筠

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愁肠断处春何限,
病鹤开时月正圆。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