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温庭筠,管不住嘴你混不下去了吧

温庭筠,管不住嘴你混不下去了吧

  温庭筠,唐代才子。曾经的热播大剧《甄嬛传》中的歌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便是他写的词。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此词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年)后期,具体时间不详。据《唐才子传》和《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宰相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自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自己的名义呈献给皇上。据此可知《菩萨蛮》诸词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

  令孤绹自然希望此事严格保密,否则一旦走漏了消息,不但会令堂堂宰相脸上无光,甚至还有可能被定为“欺君之罪”。

  这样重要的事,若是精于人情事故的人当然会保密,然后宰相会找机会提携他,以后的仕途也会青云直上,只要你做到保密,不要讲出去就行。

  温庭筠却没有做到守口如瓶,为了过一时之嘴瘾,他在和别人聊天时,竟然将自己帮助令孤宰相代写诗词的事说了一番。结果可想而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满城风雨了。这自然也传到了宣宗皇帝和令孤绹的耳中。宣宗皇帝虽没有深究此事,但估计令孤绹却一定会如芒刺在背,气得牙根要发痒啦。

  不仅如此,还有后文:

  一次出行,宣宗皇帝让人挑一些有声望的人随行,令孤绹和温庭筠也在其中。喜欢吟诗作对的唐宣宗,即兴出了几个对子让随行的人应答,

  其中有一则对子当中含有“金步摇”三字,正当在场的大臣和才子们苦思无解时,才思敏捷的温庭筠随口答出“玉条脱”三字,完美解对。宣宗皇帝龙颜大悦,很是欣赏温庭筠的才华。

  回朝后,有一天,唐宣宗和宰相令孤绹商议,打算让温庭筠入朝为官。令孤绹却表示反对,他说:“温庭筠这个人,才学是有的,但常常不约束自己,做不了官员的表率。”宣宗皇帝闻言,便放弃了重用温庭筠的念头。

  原来,令孤绹不清楚“玉条脱”的出处,于是回家后就向温庭筠请教,温庭筠却不耐烦,给了这位大宰相一个难堪:“相国大人啊,这句话出自《南华经》。《南华经》不是生冷典籍,大人你还应该多读书啊!”

  按年龄,温庭筠是令孤绹的晚辈,受到一个晚辈的讽刺,令孤绹的心情可想而知,自然就反对宣宗皇帝重用温庭筠了。

  当朝宰相,那是人精呀,你得罪了他,仕途好得了吗?所以官场上温庭筠处处受排挤、受压制,仕途多舛,生活坎坷。

  这两次事件,直接导致令孤绹和温庭筠的关系开始疏远,温庭筠从此终生潦倒而不得志,这真是典型的祸从口出了。

  后来温庭筠回忆这段往事时,作诗曰:“因知此恨人积多,悔读南华第二篇”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唐代 温庭筠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遐方怨·花半拆

唐代 温庭筠

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宿妆眉浅粉山横。约鬟鸳镜里,绣罗轻。

寄河南杜少尹

唐代 温庭筠

十载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岂关名利分荣路,
自有才华作庆霄。鸟影参差经上苑,骑声断续过中桥。
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

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

唐代 温庭筠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宅巢清露里,
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
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相和歌辞。三洲歌

唐代 温庭筠

团圆莫作波中月,洁白莫为枝上雪。月随波动碎潾潾,
雪似梅花不堪折。李娘十六青丝发,画带双花为君结。
门前有路轻离别,惟恐归来旧香灭。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唐代 温庭筠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寒蛩乍响催机杼,
旅雁初来忆弟兄。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45篇诗文

诗人温庭筠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