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经典十首诗词,你看过几首?

曹植经典十首诗词,你看过几首?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语言浅显,寓意明畅,不用多加阐释,便能明白其中含义其意自明,曹植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内心的悲愤。曹植的比喻之妙,用语巧妙,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它描写和歌颂的是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对于歌颂的这个人,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写他的胞弟曹彰,也有的说是写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但读完此时,我倒是觉得,两者都不是,应当是写自己的,勉励自己要向汉代的骠骑将军霍去病那样勇武杀敌。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这首诗写的很凄冷,曹植把自己比作是一名荡子妇,以一名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简直比路人还陌生。曹植有感与兄弟之间的境况悬殊,暗自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奈何曹丕的绝情寡义,令曹植愤慨不已,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诗的内容写的是,一个容貌俊俏的姑娘,正在路边的桑树林里采桑,那洁白的手腕,金色的手镯,头上插着一根金钗,青色的纱裙在风里飘着,非常美丽。她在采桑的时候,吹着口哨,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路边的行人,为之倾倒,纷纷驻足观看。这样美丽的姑娘,谁不想拥有呢?但是,姑娘偏偏喜欢贤德的人,但遇不到贤德的人,只能在闺房里哀叹。

  


  【杂诗七首·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萧统的《文选》选录了曹植《杂诗》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一首是一篇怀念远别亲友的诗,其意思是,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此时我怀念的人在万里之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在难以安置我的怀念之心。

  


  【杂诗七首·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这首诗中,曹植以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意在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比喻自己怀才不遇;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是一首真正的《野田黄雀行》。写的是人有时就像那只黄雀一样,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据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的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的挚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可见,曹植是多么的苦闷。

  


  【怨歌行】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这首诗中,曹植运用了周公赤心为国的历史故事。话说周公竭忠尽智辅佐周武王和周成王,结果仍遭流言毁谤,并被周成王所疑。曹植感叹自己尽心王室,志欲为国立功,不但心愿未遂,反而遭受种种打击迫害的不幸与无奈。

  


  【薤露】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这首诗主要写人生短促,应该及时建功立业,传名后世。在诗中曹植不但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很自信,也颇想在文学上一展自己的才华。这一首诗想必以上几首,现在明朗轻快许多。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公宴

两汉 曹植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两汉 曹植

皇考建世业。
余从征四方。
栉风而沐雨。
万里蒙露霜。
剑戟不离手。
铠甲为衣裳。

木连理讴

两汉 曹植

皇树嘉德。
风靡云披。
有木连理。
别干同枝。
将承大同。
应天之规。

朔风诗五章

两汉 曹植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寡妇诗

两汉 曹植

高坟郁兮巍巍。
松柏森兮成行。

述仙诗

两汉 曹植

游将升云烟。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