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这是我给嫂嫂的一封情书,未曾想却感动你们千年

曹植:这是我给嫂嫂的一封情书,未曾想却感动你们千年

  在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长长画卷上,画家画出了景物的变换、人物的互动、时间的推移,有丰富的细节、精巧的构图、暗藏的机关,就是在用图画讲故事。

  不过,由于原画珍贵、尺幅较大,不便于公开展览,所以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到。

  如果整幅缩小印在书上,那些微小的细节和细致的笔触都很难看清,让画作之美大打折扣;

  电子高清图虽然可以放大细节,但缺少了画面的整体感和画纸的质感。(后台对话框回复《洛神赋图》名字,即可一键下载画作 1.5 亿像素高清图片。)

  凡晨君今天赠送的《中国名画绘本 · 洛水寻仙》,正好可以让爱好艺术的你,在家中就能全面欣赏中国古代名画。

  与上周送出的《中国名画绘本 · 汴京的一天》一样,今天赠送的这本《中国名画绘本 · 洛水寻仙》也使用了大开本呈现画作细节,用艺术纸还原画作质感,把古代长卷中国画完美转换成易于阅读和欣赏的绘本。

  《洛水寻仙》讲的是「中国画鼻祖」顾恺之所作《洛神赋图》中的故事,除了主角曹植和洛神,画中还出现了古代神话中的其他一些神仙、神兽:风神屏翳、水神川后、黄河之神冯夷、创世神伏羲的妹妹女娲、会飞的文鱼和大鲵、双头神兽。

  不熟悉古代神话和历史的读者会觉得这些名字很陌生,曹植是什么人?洛神是什么神?其他神仙是什么来历?神兽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

  为了让大人和孩子都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和情节,书的开篇部分设置了「人物介绍」,不仅提供了必备的背景知识,也引发了好奇心:这些能呼风唤雨、变幻飞天的神仙会共同演绎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洛神赋图》描绘了曹植与洛神偶然相遇、互相爱慕,最终却不得不分离的美丽神话,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同时呈现在连续的长卷上。虽然情节按照时间顺序从右至左展开,但不习惯看长卷画的人还是难以清晰把握情节发展。

  为了更容易理解,《洛水寻仙》把画面分成十段,对应了故事发展的十个情节:水边休息、一见钟情、顾盼生姿、两情相悦、众神赞颂、依依惜别、驾车远去、相随不舍、夜不能寐、怅然而归。

  在画面上的恰当位置切割,既不影响画面完整,又准确分割了情节,同时注意图画间的尺寸关系,关照翻页间的画面节奏感。

  绘本讲究图文关系,讲究翻页间呈现的画面节奏感。把长卷《洛神赋图》按照情节发展分割成小幅图画后,下一步就要考虑怎么把这些图画放在合适的位置。

  长卷中国画的观看方向是从右至左,越往左,情节发生的时间越晚,故事越接近尾声。在《洛水寻仙》中,我们把第一幅画面放在右页,左页放文字,与原画的时间轴保持一致。

  第二个对页,讲的是曹植与洛神第一次见面,两人隔水相望。

  画面从中切开,曹植在右,洛神在左,文字放在中间,既体现出两人的位置关系,又制造了一种戏剧性,表现出两人此时互相吸引、互相试探的心理。

  第三个画面,是一幅跨页大图。

  文字在图片下方,给不断变换妆容在林间、水中嬉戏的洛神留出足够空间,也用开阔的画面烘托洛神愉悦的心情。

  《洛水寻仙》讲的是相遇与分离,相遇与分离的分割点在第六个对页。

  从这里开始,画面都移到了左页,表现出洛神的远去与曹植的追随。

  第七个对页又是一幅跨页大图,描绘了众神兽护送坐在云车上的洛神飞天而去的壮观场面。

  总体来看,故事前半部分的画面重心在右页,后半部分的重心在左页,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情节的推进;中间根据情节需要灵活穿插跨页、对页构图,增加了韵律感和新鲜感,从而让整本书产生了令人舒适的节奏感。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远游篇

两汉 曹植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
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
灵鼇戴方丈,神岳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琼蕊可疗饥,仰漱吸朝霞。
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
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
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

公宴

两汉 曹植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两汉 曹植

望云际兮有好仇。
天路长兮往无由。
佩兰蕙兮为谁修。
宴婉绝兮我心愁。

杂诗七首 其五

两汉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精微篇

两汉 曹植

精微烂金石。
至心动神明。
杞妻哭死夫。
梁山为之倾。
子丹西质秦。
乌白马角生。
邹衍囚燕市。
繁霜为夏零。
关东有贤女。
自字苏来卿。
壮年报父仇。
身没垂功名。
女休逢赦书。
白刃几在颈。
俱上列仙籍。
去死独就生。
太仓令有罪。
远征当就拘。
自悲居无男。
祸至无与俱。
缇萦痛父言。
荷担西上书。
盘桓北阙下。
泣泪何涟如。
乞得幷姊弟。
没身赎父躯。
汉文感其义。
肉刑法用除。
其父得以免。
辩义在列图。
多男亦何为。
一女足成居。
简子南渡河。
津吏废舟船。
执法将加刑。
女娟拥棹前。
妾父闻君来。
将涉不测渊。
畏惧风波起。
祷祝祭名川。
备礼飨神祇。
为君求福先。
不胜釂祀诚。
至令犯罚艰。
君必欲加诛。
乞使知罪諐。
妾愿以身代。
至诚感苍天。
国君高其义。
其父用赦原。
河激奏中流。
简子知其贤。
归聘为夫人。
荣宠超后先。
辩女解父命。
何况健少年。
黄初发和气。
明堂德教施。
治道致太平。
礼乐风俗移。
刑措民无枉。
怨女复何为。
圣皇长寿考。
景福常来仪。

赠丁仪诗

两汉 曹植

初秋凉气发。
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
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
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
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
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
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
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
亲交义不薄。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