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的七步诗名气很大,但历史上有三人不服!

曹植的七步诗名气很大,但历史上有三人不服!

  


  史青叫板曹植五步成诗

  七步诗广泛流传,世人称道。到了唐代,有位青年不服气了。这位青年名叫史青,据《全唐诗》载:“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初年,史青上书皇帝李隆基称自己做诗更厉害,他说:“子建(曹植)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

  


  李隆基见后,十分惊奇,当即下旨相召,以验其实。在金殿之上,李隆基以“除夕”为题,命史青做诗。史青未出五步,即吟诗云: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诗人在诗中形象地阐明了时光如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人顿生珍惜时间、活在当下之感慨。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听罢,大为惊讶,爱才的李隆基当即授史青以左监内吏之职。

  名相七岁三步做诗

  


  宋朝名相寇准19岁时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名相寇准同时也是一位诗坛奇才,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

  史料记载,寇准七岁时,一天,父母在家中摆宴,宾朋满座。酒至三巡,有人向主人提议:“闻令郎善诗,请即席吟一首。”

  寇准请客人出题。因此地离华山不远,客人即以“华山”为题,让小寇准吟诗。小寇准三步未出,一首绝句已脱口而成: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全诗仅仅20个字,便将华山之险雄、峭拔之形象道出,让在场的人惊叹不已。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两仪篇

两汉 曹植

帝者化八极。
养万物。
和阴阳。
阴阳和。
凤至河洛翔。

朔风诗五章

两汉 曹植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苦热行

两汉 曹植

行游到日南。
经历交址乡。
苦热但曝露。
越夷水中藏。

惟汉行

两汉 曹植

太极定二仪。
清浊如以形。
三光照八极。
天道甚着明。
为人光君长。
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
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
报若响应声。
明主敬细微。
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
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
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
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
万载驰其名。

飞龙篇

两汉 曹植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两汉 曹植

望云际兮有好仇。
天路长兮往无由。
佩兰蕙兮为谁修。
宴婉绝兮我心愁。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