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爱上自己的嫂子?这里面恐怕有误会!

曹植爱上自己的嫂子?这里面恐怕有误会!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说到千古名篇《洛神赋》,大多数人都会想起曹植和甄氏悲伤的爱情故事,也会想起曹氏三父子与甄氏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这也难怪,《洛神赋》原名《感甄赋》、甄氏的惨死、曹丕父子对曹植的态度、甄氏原本比曹丕还大上四五岁,似乎年龄上距离曹操会更接近些,种种迹象都使得这段乱世中的风流逸事更加令人玩味。因洛神被称为“宓妃”,所以甄氏这个在历史上本没有留下名字的女子,也有了流传最广的名字:甄宓。

  影视剧里每逢提到甄宓这一笔时,都总绕不过这么一段幽怨的情——

  


  《军师联盟》中甄宓因倾慕曹植而与曹丕有隙

  


  电视剧《洛神》里,甄宓与曹植更是情深

  但《洛神赋》背后的故事真是这么回事吗?可不一定。

  公元222年,也就是曹魏黄初三年,魏文帝曹丕废掉汉献帝刘协已三年。他的皇位早已坐稳,好不得意,可他的兄弟曹植就惨了,作为皇权最大的挑战者,曹植受到兄长的严密监控。这一年,曹植在京城洛阳朝贺完毕,东返封地鄄城,路过洛阳的母亲河洛水时,突然鬼使神差,看到河中有女神出现,便文思泉涌,写就了一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赋》。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不过,曹植的这首长诗刚开始不叫《洛神赋》,乃《感甄赋》,而恰恰就是这个“感甄”的“甄”,叫唐初的大学者李善挖掘出一个“惊天秘密”:原来曹植心向往之的“洛神”,正是他的嫂子甄宓,即曹丕的妻子。于是从唐代开始,同情曹植的人们,不断地八卦曹家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人的传奇,一直到今天。

  实际情况是,曹植被“洛神”电着的那一刻,甄宓刚刚薨逝。甄大美女本是汉末豪强袁绍的儿媳妇,她还未出嫁时,便确立了偶像地位——东汉帝国所有男士的梦中情人。曹操陆续消灭袁绍家族后,甄宓便成了价值连城的一个俘虏。很快,她改嫁给了曹丕。野史还说,曹丕能抱得美人归,是其父曹操讲风格,割爱相赠。这或许是一个更为狂飙的历史联想,反正树大招风,实难考证。只有一点可以确定,单以年龄来论,甄宓应该跟着曹操才对,因为曹丕比甄宓还小个四五岁。

  


  任率英绘《洛神图》

  曹丕做皇帝的第二年,甄宓在后宫争宠的残酷斗争中败北,被曹丕赐死,享年三十九岁。她的对手是一位姓郭的狠角色,甄宓成为炮灰后,此女做了曹魏的皇后。

  按说,甄氏死前即便年近四十,也不至于年老色衰到令人惊悚的程度,更何况,她素有妇德,是各方面都比较过硬的高素质美女。曹丕不知受到郭皇后何种挑唆,才痛下杀手的。而且,甄宓入殓时样子很不堪,披头散发的,嘴里还被塞满了喂猪的糠皮,如同女鬼一般。女神居然降格为女鬼,令人唏嘘。

  她的死,以及死后的惨状,皆有些奇怪,似乎隐藏着什么宫廷秘闻,不是历史之谜,也容易被制造为历史之谜。加之曹植也蹚上这股浑水,在甄宓死后不久,写下这所谓的“感甄赋”,使得这一桩公案更加狗血,不怪唐人李善抓心挠肺,解读出那些雅事。其实,曹植的《感甄赋》“发表”后,他哥曹丕一点反应都没有。如果真如李善所言,曹植曾经对嫂子有情,那么曹丕读到兄弟的大作后,恐怕又要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令其再写一首新的“七步诗”。

  退一步说,即便曹植只是同情嫂子的惨遇,也会遭到兄长严厉的打击报复。皇帝的家事,岂容他人置喙。更何况,曹植本身就是最能撩拨曹丕神经的特殊人物,甚至曹植站在洛水边,充分发挥他诗才的那一刻,他哥的密探也许就躲在不远处,与他一道看着“洛神”发呆。

  说到底,曹植只不过是患了文艺青年的通病,现实不如意,便找鬼神寄托悲愤。遥想从前,他也是很风光的,曹操一度想传位于他。可他不珍惜,老犯诗人的狂躁症,不按常理出牌,未能严格执行军令,曹操才将他从接班人的队伍中剔除出去。曹操与曹丕虽然也是诗人,幸甚至哉,更会歌以咏志,但这对父子首先是政治家。曹植就不同了,他往往就忘了自己首要的身份,乃曹丞相的儿子。

  甄宓嫁给曹丕时,曹植才十三岁。那个时候的曹植,应该不会如传说中的那样多情。之后,随着他与兄长的夺嫡大战摆在桌面上,那么他与嫂子就更难如后人所希望的那样诗情画意了。但历史总是光怪陆离的,曹丕驾崩后,甄宓的儿子曹叡做了皇帝,他觉得叔叔曹植写的“感甄赋”,毕竟有一个“甄”,与母亲的姓同字,便将“感甄”改成了“洛神”。

  


  任率英绘《洛神图》

  可惜,魏明帝的苦心,再次无可避免地被后人理解为欲盖弥彰。巧的是,魏明帝对叔叔曹植是敬而远之,从来不加以重用,与他父亲曹丕的做法异曲同工。仿佛魏明帝对叔叔有着难以言说的不满,这正好可以被解读者充分利用,尽情去想象。

  还有一个说法,曹丕在下令赐死甄宓之后,做了一个梦,然后他便请一位鼎鼎有名的术士解梦。算命先生说,此梦预示着天下将有一个贵妇人冤死。曹丕一听,意识到甄宓不该杀,便立即收回成命。可惜为时晚矣,甄宓已经香消玉殒了。曹丕不仅相信这种毫无逻辑可讲的东西,据说他还亲自操刀写过鬼话连篇的志怪小说。难道,曹丕是受到某个算命先生的蛊惑,甚至是他自己掐算出了什么蛛丝马迹的“天机”,才对妻子甄宓痛下杀手的?

  历史上的甄宓,如古代绝大多数女子一样,本无名号,只有姓。而洛河里的那位女神,正如曹植在赋中所故意交代的那样,最开始是指伏羲的一个女儿,她溺亡于洛水,成了神女,还被尊称为宓妃。于是“洛神赋”流传千古后,曹植的嫂子便有了甄宓的大名。或者,干脆直接与“洛神”这个概念挂钩,甄宓又被后人叫做甄洛。可是,伏羲的女儿荣升为被人铭记的“洛神”,又在很大程度上沾了曹植大作的光。以至于,到底是先有洛神,还是先有曹丕的妻子甄宓,都叫人疑惑了。

  妙哉,历史、文学、传说、神鬼、梦的预言、唐人的精彩解读等等元素,在时空隧道里相互交融,发酵成曹魏家族最荡气回肠的往事。

  到今天,曹魏的王爷曹植,死去都快一千八百年了,可人们只要一读到“洛神赋”,还是会忍不住把甄宓与曹家父子两代三位男人搅和在一起。如果再加上甄宓的儿子魏明帝曹叡,统共就四个重量级的男人了。至于曹植笔下的洛神究竟是谁,倒无关宏旨了,反正曹家这四个男人除了是政治家,也全都是顶级的大诗人,他们因甄宓的魅影,而留下这样那样的传闻,也算不辱斯文。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赠王粲诗

两汉 曹植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闺情诗

两汉 曹植

有美一人。
被服纤罗。
妖姿艳丽。
蓊若春华。
红颜韡烨。
云髻嵯峨。
弹琴抚节。
为我弦歌。
清浊齐均。
既亮且和。
取乐今日。
遑恤其它。

离别诗

两汉 曹植

人远精魂近。
寤寐梦容光。

妬诗

两汉 曹植

嗟尔同衾。
曾不是志。
宁彼冶容。
安此妬忌。

杂诗七首·其四

两汉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种葛篇

两汉 曹植

种葛南山下。
葛藟自成阴。
与君初婚时。
结发恩义深。
欢爱在枕席。
宿昔同衣衾。
窃慕棠棣篇。
好乐和瑟琴。
行年将晚暮。
佳人怀异心。
恩纪旷不接。
我情遂抑沉。
出门当何顾。
徘徊步北林。
下有交颈兽。
仰有双栖禽。
攀枝长叹息。
泪下沾罗襟。
良马知我悲。
延颈对我吟。
昔为同池鱼。
今为商与参。
往古皆欢遇。
我独困于今。
弃置委天命。
悠悠安可任。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