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的智慧

曹植的智慧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他的聪明才智总能在关键时刻让自己化险为夷,那么在生活中,曹植是怎样利用智慧来保护自己或者帮助别人的呢?

  


  一年仲秋,曹操率曹植和五位宠将到狩猎场打猎。这时一只卧姿安闲、色彩斑斓的梅花鹿被他们从树丛里赶出来,众将军张弩搭箭,纵马追逐,只听箭声“嗖嗖”梅花鹿惨叫几声倒在血泊之中。曹操驱马赶来,见除了一枝箭直穿鹿喉外,其余四枝箭全部落空。随行人员从鹿喉上拔出箭杆,呈给了曹操。曹操仔细看了看箭杆上刻的姓名,于是问道:“刚才,五箭并发,却只有一个将军射中了鹿喉,你们猜猜,他是谁?”

  赵将军说:“是孙将军射中的。” 钱将军说:“不应该是孙将军射中的。” 孙将军说:“是我射中的!” 郑将军说:“总之孙将军和我都没有射中。” 王将军说:“是孙将军和郑将军中的一个人射中的。

  曹操听了笑着说:“你们当中只有三个人猜中了,其中有王将军,现在心中可有数? ” 众将军仍是抓耳挠腮。

  这时候曹植站了出来说:“是孙将军射中的,诸位将军注意没有?既然我父讲王将军的说法是对的,而王将军说的或是孙将军或是郑将军。那么,先假设是郑将军射中的,五人说法中,赵将军、钱将军、郑将军、孙将军都错了,只有王将军说对,那四错一对,这不符合我父所说的条件,显然这个假设是错的,那肯定不是郑将军射中的。既然郑将军、孙将军二人中有一人射中,郑将军已排除,当然非孙将军莫属了。”曹操听后点头微笑,从心里越发喜欢曹植了。

  


  传说有一年秋天,曹植出外私访来到鱼山脚下,忽然听到一阵哭声。曹植感到诧异,便顺着哭声来到了一片菜园,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一打听才知道老妈妈刚刚种好的第一茬茄子让别人偷了,曹植听了老妈妈的哭诉,心里非常气愤,俩人商议之后订好了决策。不久,老妈妈精心照料的第二茬茄子又被人偷了。这天一大早,老妈妈便赶去告诉了曹植。曹植闻讯,急忙带了几个随从,来到鱼山附近的集市,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位卖茄子的大汉。

  曹植问这卖茄子的汉子:“我来问你,你这茄子何处得来?”那汉子一愣,随口说道:“是我自家种的呀。”只见曹植从摊上拿起一只茄子,指着茄蒂上的三个斑痕说道:“茄子既是你家所种,为何这茄子把上有这三个斑痕?”那汉子往茄蒂上看了一眼,笑着说道:“这有什么,此为害虫所咬。”曹植道:“真乃狡辩,既是害虫所咬,为何都咬在一个地方?”汉子不以为然地说:“我便不信,哪有这样的事儿。”汉子急忙拿起茄子一一细看,果然蒂部同一地方,均有三个明显的斑痕。那汉子顿时傻了眼,曹植怒斥道:“你这盗贼,在贼赃面前还敢抵赖,要罪加一等!”汉子不知因由,知道盗事败露,只好束手就擒。

  茄蒂上为何都有三个斑痕,原来这是曹植交给老妈妈捉贼拿脏的法儿。那日曹植离去之后,老妈妈便按照曹植的吩咐,在每个小茄子的茄把上,都用针深深扎了三个眼儿。

  《铜雀台赋》

  


  建安十五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之胞弟。建安十五年(210年)冬,曹植19岁时,邺城(今河北临漳)铜雀台刚刚建成,“太祖(曹操)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由此,曹操听后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曹植深得曹操喜爱,认为他是诸子中“最可定大事”的人。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朔风诗五章

两汉 曹植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铜雀台赋

两汉 曹植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两汉 曹植

望云际兮有好仇。
天路长兮往无由。
佩兰蕙兮为谁修。
宴婉绝兮我心愁。

情诗

两汉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弃妇诗

两汉 曹植

石榴植前庭。
绿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
璀彩有光荣。
光荣华流离。
可以戏淑灵。
有鸟飞来集。
拊翼以悲鸣。
悲鸣夫何为。
丹华实不成。
拊心长叹息。
无子当归宁。
有子月经天。
无子若流星。
天月相终始。
流星没无精。
栖迟失所宜。
下与瓦石幷。
忧怀从中来。
叹息通鸡鸣。
反侧不能寐。
逍遥于前庭。
踟蹰还入房。
肃肃帷幕声。
搴帷更摄带。
抚节弹鸣筝。
慷慨有余音。
要妙悲且清。
收泪长叹息。
何以负神灵。
招摇待霜露。
何必春夏成。
晚获为良实。
愿君且安宁。

当欲游南山行

两汉 曹植

东海广且深。
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
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
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
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
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
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
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寿考。
四坐咸万年。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