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为何斗不过曹丕,曹操说了8个字道出玄机,现在职场上常说

曹植为何斗不过曹丕,曹操说了8个字道出玄机,现在职场上常说

  曹操身为一代枭雄,但是他对待儿子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二十岁之前不封官。因此,对于王储之争,几乎所有的儿子都是公平的,大家都被压制,只有到二十岁之后才能表现。那么为什么曹植明明更受宠爱,却斗不过曹丕呢?

image

  “手心手背都是肉”曹操该如何选择?

  首先,曹操的长子曹昂死于宛城之战,最喜欢的曹冲十三岁就病死了,所以他只能从嫡子,也就是卞皇后生下的儿子中选择接班人。卞皇后生有四子,从大到小分别为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这四个人中老二曹彰有勇无谋,老四曹熊一向体质偏弱,早早就病逝了,所以曹丕和曹植就成了仅剩的两个候选人。

image

  在曹丕二十四岁的时候,到了该培养的时间,于是曹操便封了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作为自己的助手来培养。但是他却一直喜欢不起来这个儿子,因为曹丕给曹操的印象是才情一般,为人薄情寡断,说白了就是没有什么人情味。

image

  当年张绣造反,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为了掩护曹操撤退,亲自领兵断后,被乱军所杀。而在那场战斗中,当时十岁的曹丕偷偷骑马溜走了,对比之下,曹操内心不悦。而且曹丕平日也对曹冲等弟弟们少有关爱,所以曹操一直打心底里抵触曹丕。而曹植跟曹冲有点像,两人都是少年英才,曹冲聪明,曹植文采斐然。曹丕和曹植相比,从智商和才情上来看,曹操还是更偏爱曹植一点。于是在曹植二十三岁的时候,曹操封曹植为临淄侯,让他从政,开始与曹丕一起培养。当时曹操率军征讨孙权,没有选择副丞相曹丕留守邺城,而是让曹植留守,这充分说明一点,就是曹操更愿意让曹植承担大任,也有利于培养他的威望。

image

  一般来说,“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在两汉时期依然盛行。虽然曹操不是个按套路出牌的人,比如他用人主张“唯才是举”,起用寒门士子,打击豪门世族,但在选择继承人这个问题上,还是要遵循祖制。

image

  曹操曾就此问题询问贾诩的意见,可贾诩一言不发。在曹操的再三逼问下,贾诩终于开口说道:“我对此没啥可说的,不过此时此刻我却想到了袁绍和刘表。”曹操一听恍然大悟,因为袁绍和刘表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废长立幼”,所以曹操最终选择了长子曹丕。所以说在年龄上,曹植就先吃了一个很大的亏。

image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难道谋士也影响着他们的命运?

  当时曹植和曹丕身边都有自己的“智囊团”,为自己夺得嗣位出谋划策。曹植这边的智囊团主要是杨修,曹丕这边的智囊团主要是吴质。杨修作为曹植的智囊,在帮助曹植夺嗣的过程中,曾多次被吴质反杀,让曹操对曹植的好感大为降低。

image

  曹操当时禁止两人和朝臣来往,曹丕就把吴质放进竹篓里通过马车偷偷运到府上,可某次碰巧被杨修发现了。曹丕害怕曹植去告状慌了神,吴质就对曹丕说:“别慌,一点事情都没有,您明天继续这样做。”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曹植就去向曹操告状,曹操于是派人去查。当运送竹篓到达曹丕府上后,调查人员前去查验,发现里面并没有装着吴质。于是曹操就对曹植产生了不信任,认为他在栽赃曹丕。

  另外,曹操某次将要出征远方,诸子大臣要来送行。杨修让曹植写了一篇夸耀曹操的文章,让他在送行之时念给曹操听。吴质却对曹丕说:“你啥也别准备,那天你哭就可以了,因为曹操出征生死未卜,你哭的越伤心,就代表你越关爱自己的父亲。”

  之后在送行仪式上,曹植将事先写好的文章大声念读,在场之人无不称赞曹植过人的文采,曹操也很高兴。可轮到曹丕的时候,曹丕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哭的梨花带雨,感天动地,没想到曹操也一同哭了起来,在场之人无不对曹丕的孝心所感动。至于曹植的文章,大家早就忘了。

  “有心插花花不成”曹植难道是扶不起的阿斗?

  曹植的确才华很高,但多集中在文学方面。曹丕虽然在文学方面不如曹植,但也有一定造诣,他写的五言诗和文章都很不错,颇有建安风骨。另外,曹丕除了有文采,弓马也很熟练,更重要的是他有政治头脑,而这是作为统治者所必须的素质,从这一点来说,曹植远远不如曹丕,因为选接班人不是看谁作文写得好,而是看谁更具有政治智慧。所以,曹操综合考虑之下,最终选择了曹丕继承帝位,而不是曹植。

  至此,曹植在和曹丕的争斗中彻底败下阵来,曹丕被立为世子。但是曹操并没有完全放弃曹植。在后来率军拯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时,曹操让曹植随军前行,并且封他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这可以说是曹操给他的最后机会了,就看他如何表现。可没想到的是,曹植喝酒喝得烂醉如泥,根本无法独立行走,更别提领军打仗了。于是曹操说他“诗才放旷,难以任事”,最终放弃了曹植,而这一次也是彻底放弃。

  曹植和曹丕争斗,曹植唯一的优势只是父亲曹操对他的偏爱罢了。曹植是一个理想化的人,而曹丕则更加务实,正所谓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就算曹植真的上台,可能也只能像南唐后主李煜一样,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做为。而曹丕搞阴谋诡计有自己的一套,能成为像后来宋太宗赵光义一样的人物,有所成就。如果说曹丕是一只凶猛的秃鹰,那么曹植只是一只华丽的黄鹂。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芙蓉池诗

两汉 曹植

逍遥芙蓉池。
翩翩戏轻舟。
南阳栖双鹄。
北柳有鸣鸠。

虾䱇篇

两汉 曹植

虾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汎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喜雨诗

两汉 曹植

天覆何弥广。
苞育此羣生。
弃之必憔悴。
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
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
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
登秋毕有成。

豫章行二首 其二

两汉 曹植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杂诗七首 其三

两汉 曹植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晨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乐府

两汉 曹植

墨出青松烟。
笔出狡兔翰。
古人感鸟迹。
文字有改判。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