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比曹植,智敌众人,因猜对了曹操的谜语,反遭杀害

比曹植,智敌众人,因猜对了曹操的谜语,反遭杀害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噢~”

  


  话说三国英雄那数不胜数啊!

  比起梁山好汉的那108位来说,

  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而今个要开扒的这位,

  相对来说,属于冷门历史人物啊!

  毕竟名气不大,翘辫子也早!

  他,便是东汉末年,三国初的主簿杨修。

  (就是现代的秘书,男秘!)

  


  看图,貌似长的斯斯文文的,

  也是,当秘书的,要斯文男啊!

  读过《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小伙伴们都应该清楚这个人物。

  杨修,也以他的聪慧才智而得到曹操的赏识。

  曹操呢,严格意义上不算皇帝,

  但是他开创了三国的魏国,也算得上是大半个皇帝吧。

  


  杨修常年在曹操账下做事,初期的时候,曹操也非常喜欢他,

  可以说,在整个军中,文人唯有他受到曹操恩宠。

  


  而,今天要说的杨修呢,却也死得特别滑稽,

  杨修的死,也与这位千古名人曹操有关。

  


  开讲!先捋下这一系列事情的来龙去脉。

  杨修之死的原因呢,很大程度上与他的性格有关,

  他恃才放旷,多次得罪大老板犯曹操。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特别有才华,但是十分高傲高调不得了。

  


  这人啊,“聪明归聪明,就是笨了点,笨在情商。”

  三国演义里面,提到杨修冲撞曹操的地方有好几次。

  下面就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四件事说,这几件事也就把杨修送去了阎王殿。

  第一桩事——“阔”字事件

  有一天,曹操随机出去时常,

  也就是今天的领导人到处视察一样的性质。

  他走到一处正在修建的府邸,

  便看见一扇门,但是呢,这扇门尺寸规划得稍微有点小了,不太合曹操的法眼。

  而这个门小到了什么程度呢?

  只能通过一个人,

  


  曹操参观到这儿,也没有说什么,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他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而此时呢,杨修从后面插了一句话,开始了他的脱口秀。

  


  


  他说“门”字添上一个“活”那便是“阔”呀!

  你们这些匠人还不赶紧把这个门给加宽一点。

  曹操听完之后呢,对着杨修一阵大笑,说,不愧是我手下人才。

  表面上他显得很高兴可是心里却是不爽啊,

  因为杨修抢了“风头”,争取在大家面前表现。

  但是,曹操只是把这件事藏在心里。

  所以啊,表面上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这就是“阔门事件”!

  第二桩事——“一盒酥”事件

  曹操从大臣那儿收到一份珍贵的酥,

  而他自己又舍不得吃,便派人把酥送给了公子曹植,

  长这样:

  


  也就是写七步诗的那位才子。

  


  而曹植又与杨修走得特别近,

  所谓人以类聚吧,两个都特别有才华。

  


  不过,在送去之前,曹操用毛笔在外壳上面竖着写下了“一合酥”三个字,

  杨修见了之后呢,并没有说明谜底,便和在场的人把整盒酥吃了,

  


  曹操故作生气,问他为何这样做,他淡定得回答到,

  


  盒子上已经写了嘛,一人一口酥,我们怎么能够违抗大人的命令呢?

  


  曹操听了之后也相当不高兴。

  第三桩事——梦中杀人事件

  曹操疑心特别重的人,他总是担心别人突然搞个暗杀,

  所以他有句经常拿到嘴边的话——

  “我在梦里就特别喜欢杀人,我睡觉时,你们都不要靠近我。”

  太阔怕了,小编表示!

  


  有一天,正值曹操睡午觉,

  而他的侍从就靠近去给他盖杯子,这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嘛。

  


  不料曹操跳起来便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从,然后他又装作继续睡觉。

  不一会儿他醒来之后,便作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假意得问周围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别人把实情告诉他之后,他还假惺惺痛哭了一阵子,

  没办法呀是自己杀的,所以命人厚葬他了。

  只有杨修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我们在梦中。”

  一语道破。曹操听了更加憎恨杨修。

  


  等到这第四桩事,也就直接葬送了杨修的性命。

  当时,正值曹操刘备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曹操这边遇到了挑战,遇事不顺。

  特别是攻打许昌的时候,曹操带着40万大军迎战。

  但是呢,攻不下来啊,

  


  兵屯在那儿,进退两难,粮食草料这些都成了问题啊。

  所以曹操特别着急,而就在当晚,

  厨师端来鸡汤,曹操看见碗底有几块鸡骨头

  于是连连叹气,心里十分忧郁啊。

  这时候武将夏候惇进来听取曹操的命令。

  


  曹操就假装随口说了:“鸡肋!鸡肋!”(也就是今天人说的鸡骨头)。

  


  人们便把这个号令传下去。杨修听到这个话之后,

  便叫自己的随从开始整理行李。因为他的理由是那经典的八个字:

  


  索性准备打道回府吧!

  曹操知道这件事之后,勃然大怒,一下子触碰到了导火索。

  一气之下,命人把他拉出去斩首了。

  就这样,一个人才就因为思维上的锋芒毕露而湮灭了。

  小编不得不感叹啊:人才还是个人才,就是情商低了啊!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闺情诗

两汉 曹植

有美一人。
被服纤罗。
妖姿艳丽。
蓊若春华。
红颜韡烨。
云髻嵯峨。
弹琴抚节。
为我弦歌。
清浊齐均。
既亮且和。
取乐今日。
遑恤其它。

朔风诗五章

两汉 曹植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销忧。
临川慕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赠白马王彪·并序

两汉 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 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当墙欲高行

两汉 曹植

龙欲升天须浮云。
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
谗言三至。
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
不辩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
君门以九重。
道远河无津。

苦热行

两汉 曹植

行游到日南。
经历交址乡。
苦热但曝露。
越夷水中藏。

当欲游南山行

两汉 曹植

东海广且深。
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
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
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
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
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
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
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寿考。
四坐咸万年。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