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曾经有一个王位摆在我面前

曹植:曾经有一个王位摆在我面前

  

image


  东晋名士谢安的曾孙,山水派诗人谢灵运自负有才,非常狂傲。有一次朋友问他:你这么厉害,是不是没有敌手了呀?

  谢灵运却说:天下的才华如果有一石,那我的偶像占了八斗,我只占1斗,剩下的一斗给你们分。才高八斗这个词就是为他而创。

  文论家王士祯曾经点评汉魏以来的诗人,认为他是与李白、苏轼并列的三大诗仙。

  这个人就是我们的男主角——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曹丕同父同母的弟弟。

  曹操曾经看到年轻的孙权管理军队严明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其实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各个是人杰,连13岁就去世的曹冲都入选语文课本,成为聪明孩子的代表。

  这当中最杰出的还要属曹丕和曹植。

  自从长子曹昂死后,曹操一直没有立嗣。

  曹操一度想要立曹植为魏国太子。

  曹操有一次出征,让曹植临时管理邺城,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行事,我无愧于心。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

  写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本身就是个杰出的诗人,而他由衷地欣赏曹植的诗才。

  曹植是建安七子的灵魂人物。

  他们生于乱世,见证社会的动荡,渴望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因此他们直面现实而不悲观,记录时代而不消极,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

  作为贵族公子,曹植的日常生活是办 party,交朋友,住豪宅,喝好酒: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image


  这是他生命中最开心的日子,他与父亲一起出入沙场,与哥哥一起结交文人才子,与那个时代的精英惺惺相惜,他意气风发,满怀壮志,觉得自己必定能为国立功,视死如归: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他的理想是建立不朽的功名,文章流传千古。

  他的才气的确配的上才高八斗,但是建功立业,却不是有心就可以的。

  曹植与王位曾经只有几步之遥,但他凭着过硬的作死实力生生让机会从眼前溜走。

  曹植第一次作死,是因为酒驾。

  在当时的政治敏感期,曹操是实际上的帝国统治者,但汉献帝还在,曹操正是因为拥立汉室正统才能得到名士望族的支持,虽然实权在握,但谁也不能说破,因此曹操非常谨慎,不敢做出引起非议的举动。

  邺城的司马门,除了皇帝,谁也不能擅自出入。

  谁曾想曹植喝了酒以后,兴致大发,非要坐皇帝的专车从那个门穿过去。

  守门的将士根本拦不住,曹植就这样把天子的专用道当成赛车场,任性而为,不顾后果。

  曹操知道这件事,气的脑袋冒烟,破口大骂:今吾异目视此儿矣。

  

image


  最疼爱的儿子,做出了这样一件可以被杀头的事情,曹操又气又恨,无可奈何。

  最后以管理车队的公车令被杀结案,不知道曹植是否能吸取教训。

  曹植很快就再次作死。不过这一次却不能全怪他。

  公元219年,曹仁被关羽所困,曹操任命曹植为征虏将军。

  其实这只是一个虚职,老父亲一片苦心,希望给曹植立功的机会。

  出征那天,军队已经列队完毕,却到处找不到曹植。

  派人去找,只见他喝得醉醺醺,软绵绵,哪里还能带兵。

  可以想象曹操有多生气,国家大事拿来这样儿戏,让他当上统治者还得了。曹植在曹操眼中俨然是个纨绔子弟的形象,从此与立嗣无缘。

  这次依然是喝酒误事,曹植真的是这样一个堕落的酒鬼吗?

  传言记载这次酒醉是曹丕的奸计。

  曹丕知道曹植喜欢自己的老婆甄宓,虽然这时候他还没写出那首传世的【洛神赋】,但曹植这样天真浪漫的人,怎么可能藏得住自己的感情。

  曹丕让甄宓给曹植敬酒,在女神面前,曹植脑袋一热,什么国家大事都抛掷脑后,喝得酩酊大醉。

  虽然事出有因,但曹植的文人气太重却是不争的事实。

  玩政治游戏,曹植比不上曹丕。

  有一次曹操又要出征,在城门外送别,曹植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首诗,曹操连连称赞。

  曹丕自知写诗是胜不了了,于是当场涕泪交加,将现场的气氛带动得煽情又动人,曹操都不断落泪。

  论演技,曹丕是妥妥的影帝。

  曹丕很擅长掩饰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现喜怒,而曹植却不行。

  曹丕终究是适合政治的人物。

  在政治游戏中,城府是很重要的,可惜曹植学不会。

  还是继续当个浪漫的诗人吧,毕竟在此之前,曹植都做的很好。

  可惜,曹植不懂这场游戏的成败背后就是生死存亡。

  

image


  公元220年,曹丕当上了皇帝。这是曹植人生的分水岭。

  一番纯熟的表演后,汉献帝禅让。

  曹植可能还没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但很快他就会意识到了。

  曹丕是雷厉风行的行动派,他率先拿曹植的拥戴者--丁翼丁仪兄弟开刀,丁家被满门抄斩。

  丁家兄弟曾经对曹操动情地说: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

  他们拥护曹植,一片赤诚,最终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可以想象天真的诗人内心有多么伤痛,仅仅因为拥戴自己,就让知己好友命丧黄泉。

  随后曹植及曹彰,曹彪都被分配到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兄弟骨肉分离。身份虽然还是侯爷,但待遇却远不如以前。

  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间吃住待遇缩减到之前的四分之一,身边都是老弱残兵,曹植苦不堪言。

  更惨的是曹丕还安排了一些眼线,随时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无异于被监禁。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223年,曹丕允许诸侯进洛阳团聚,宴会期间,曹彰莫名其妙就死了。

  没有知道发生了什么。

  曹植悲痛欲绝,与曹彪回城途中,写下了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

  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分别虽然痛苦,但更怕的是不知何时就遭人陷害。

  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此时的曹植,已经远远没有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没有舍身赴国难的激情,没有白马少年的神采飞扬,变成一个担惊受怕的忧郁中年。

  6.

  七步诗的故事不大可信,曹丕是否迫害过曹植,我们不得而知。

  而曹植是否真的暗恋自己的嫂子呢?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是曹丕的儿子曹睿改的。

  甄宓原本是袁 的老婆,传说她被曹丕抢走时怀有身孕。

  《世说新语》里面有个故事,曹操攻打袁绍,进了袁家大门就问甄宓在何处,他人告知已被曹丕带走,曹植只好尴尬地说:就是为我儿子问的。

  看来甄宓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引得父子三人相继倾倒。

  甄宓比曹植大11岁,比曹丕还大5岁。

  为曹丕生了 2 个孩子后,薄情的君王还是将她赐死了。

  美人仅仅活到40岁。

  曹植想必悲痛万分,唯有在想象中将她复活为洛水女神。

  只见她的身姿: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她的美用世间最美好的词都无法形容: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轻盈的身姿,宛如她的倩影归来。

  渴望与她相恋,无奈世俗不容,仙女要返回天界。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image


  这篇千古奇文并没有情节,也没有精彩的故事发生,只有精美的文字和绝妙的画面,却感人至深。

  曹植竭尽全力,把世间一切华丽、高贵的文字复活洛神女神,没有真的动情,很难想象有这样的热情。

  在文章中,其他人都见不到洛神,曹植却能看到她,一切都是曹植向其他人描绘的形象。世间再也没有甄宓,但她一直活在他心里。

  233年,曹植郁郁而死,终年41岁。

  但他留在世人心中的,依然是浪漫的少年模样。

  百年后,一位白衣少年写了【侠客行】,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个写【白马篇】的曹植。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杂诗七首·其一

两汉 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门有万里客

两汉 曹植

门有万里客。
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
果得心所亲。
挽裳裳我泣。
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
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
去去适西秦。

鰕䱇篇

两汉 曹植

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闺情诗

两汉 曹植

有美一人。
被服纤罗。
妖姿艳丽。
蓊若春华。
红颜韡烨。
云髻嵯峨。
弹琴抚节。
为我弦歌。
清浊齐均。
既亮且和。
取乐今日。
遑恤其它。

弃妇诗

两汉 曹植

石榴植前庭。
绿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
璀彩有光荣。
光荣华流离。
可以戏淑灵。
有鸟飞来集。
拊翼以悲鸣。
悲鸣夫何为。
丹华实不成。
拊心长叹息。
无子当归宁。
有子月经天。
无子若流星。
天月相终始。
流星没无精。
栖迟失所宜。
下与瓦石幷。
忧怀从中来。
叹息通鸡鸣。
反侧不能寐。
逍遥于前庭。
踟蹰还入房。
肃肃帷幕声。
搴帷更摄带。
抚节弹鸣筝。
慷慨有余音。
要妙悲且清。
收泪长叹息。
何以负神灵。
招摇待霜露。
何必春夏成。
晚获为良实。
愿君且安宁。

豫章行

两汉 曹植

穷达难豫图。
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
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
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
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
天下称其贤。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