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虽然争储失败了,但失败后他的贡献很大

曹植虽然争储失败了,但失败后他的贡献很大

  曹植本来有机会立储,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曹丕。原因是多方面的。小编认为,曹植自己的表现没有碾压曹丕,反而不如曹丕是一方面,封建宗法制度的制约是另一个方面。

  


  失败就失败了,感觉曹植败的光明正大,他失败后的表现,对曹魏而言是巨大的贡献。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小编在这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其实这是不可否认的。

  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为王太子,确立了储位。曹植就停止了争储的任何行动,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知道,历史上屡演不绝的争储事件,没有确定太子位之前争,确定了太子位之后往往争的更厉害。试举几例:

  


  一、汉景帝时期,太子刘荣和胶东王刘彻之争。最终刘彻上位,刘荣被废。

  二、孙权时期,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南鲁党争”。最终太子被废,鲁王赐死,孙权幼子孙亮上位。

  三、隋文帝时期,太子杨勇和晋王杨广之争。最终杨勇被废,杨广上位。

  四、唐太宗时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争。最终太子被废,李泰被贬,晋王李治上位。

  


  以上实例说明,确定了太子之位,并不意味着地位稳固,往往是更大争斗的到来。但曹植并没有继续去争,这对曹魏而言很重要。因为曹操根本没有放弃曹植,还在给他机会。如果曹植有异心,这对曹魏而言是大乱的开端。

  所以曹植因酒闹出的两次事端,我们应该从另一种角度看。

  


  事端一:曹植一次喝醉了酒,借着酒兴,擅开司马门,驾车行驶在魏王驰道上。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魏王车马的公车令。

  事端二:曹操让曹植领兵救援被围困的曹仁,曹植领命后却长醉不醒,曹操大怒,只好改派别将前往,曹植彻底失宠。

  很多人看来,曹植关键时候掉链子,难怪曹操不立他为储。其实,曹植这两次事端,应该都是在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发生的,曹植故意自我抹黑,无非是表示彻底放弃争夺太子之位的态度。态度正了行动就正了,曹丕立为太子之后,曹植就与政治军事绝缘了,其实他有的是机会。

  


  所以,曹魏建立初期,我们看不到象很多王朝一样宗族拉帮结派争权的情况。曹魏宗族也保持着团结,曹丕的权威也不可动摇。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桂之树行

两汉 曹植

桂之树,桂之树,桂生一何丽佳。扬朱华而翠叶,流芳布天涯。

上有栖鸾,下有盘螭。桂之树,得道之真人,咸来会讲仙。

教尔服食日精,要道甚省不烦。淡泊无为自然。乘蹻万里之外,去留随意所欲存。

高高上际于众外,下下乃穷极地天。

四言诗

两汉 曹植

华屏列曜。
藻帐垂阴。

鼙舞歌五首 其三 大魏篇

两汉 曹植

大魏应灵符。天禄方甫始。圣德致泰和。神明为驱使。

左右德供养。中殿德皇子。陛下长寿考。群臣拜贺咸悦喜。

积善有馀庆。宠禄固天常。众喜填门至。臣子蒙福祥。

无患及阳遂。辅翼我圣皇。众吉咸集会。凶邪奸恶并灭亡。

黄鹄游殿前。神鼎周四阿。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白虎戏西除。含利从辟邪。骐骥蹑足舞。凤皇拊翼歌。

丰年大置酒。玉樽列广庭。乐饮过三爵。朱颜暴己形。

式宴不违礼。君臣歌鹿鸣。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抃赞若惊。

储礼如江海。积善若陵山。皇嗣繁且炽。孙子列曾玄。

群臣咸称万岁。陛下长寿乐年。御酒停未饮。贵戚跪东厢。

侍人承颜色。奉进金玉觞。此酒亦真酒。福禄当圣皇。

陛下临轩笑。左右咸欢康。杯来一何迟。群僚以次行。

赏赐累千亿。百官并富昌。

情诗

两汉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七哀诗

两汉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浮萍篇

两汉 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