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与曹操很像的曹植,为何最终失去世子之位?

与曹操很像的曹植,为何最终失去世子之位?

  在建安22年,曹操正式册立曹植为魏国太子,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曹植从此是不是就完全没有机会了呢?

  就算是在建安24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也考虑过由曹植担任总指挥,率军营救曹仁,让曹植建立功业。虽然说未必再让曹植担任太子,但是对曹植的喜爱、关心,依然难以磨灭。

  让曹植失去争夺太子之位最后筹码的,是司马门事件。

  所谓司马门,一般是指天子之门,只有天子才能通过,就算是太子也没有资格。在《三国志•陈思王传》中记载: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曹植曾经乘车打开司马门,走在只有天子才有资格走的驰道上。曹操非常生气,把掌管宫门警戒的公车令杀死了,以此警戒曹植。从此之后,曹操加强对儿子们的管制,对曹植的恩宠也一天天衰减。曹植彻底丧失了争夺太子的筹码。

  曹植究竟是因为什么要打开司马门呢?

  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相关记载,不过在《后汉书•杨震传附玄孙修传》引《续汉书》有如下文字:

  “人有白修与临淄侯植饮醉共载,从司马门出,谤讪鄢陵侯彰,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时年四十五矣。”

  原来闯入司马门的不只是曹植一个人,还有汉末的大才子、曹植最好的朋友杨修。两个人喝酒喝得大醉,于是不知不觉从司马门出来,出来的时候还在嘲笑哥哥曹彰。

  曹操生气,不但是因为曹植竟然无视礼法,擅自打开司马门,更由于曹植嘲笑哥哥曹彰,完全没有一些兄弟情谊。自己喜爱的儿子,竟然是一个无父无兄的冷血动物。

  那曹植究竟在嘲笑曹彰什么呢?

  在《三国志•任城王传》记载:

  “建安二十二年封鄢陵侯,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令西见上,宜勿自代,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曹彰奉命出征,大败北方作乱的少数民族势力。当曹彰从代郡回到魏国都城邺城的时候,曹丕亲自接见了远征归来的弟弟曹彰,并且和一直不大和睦的弟弟倾心交谈。曹丕告诉曹彰,你这次建立大功,父亲命令你去拜见天子,希望你把功劳都让给手下的将领,表现得谦虚一点。曹彰按照曹丕说的去做了,曹操非常高兴,摸着儿子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你太了不起了!”

  这场宴会上,众人议论最多的就是曹彰的胡须问题。

  曹植本来是有机会和大哥曹丕争夺天下的,可是只因曹丕是嫡长子(真正的长子曹昂早死),曹植就受到很多人的反对,曹操也犹豫不定。现在看到宴会上曹操如此夸奖曹彰,曹植必然更感到压力,莫非父亲又在想立曹彰为后?

  于是曹植和杨修一同离开宴席,在心情低落,酒意朦胧的情况下打开了司马门。司马门原本是只有天子才有资格进出的宫门,曹植如此行为,无疑是挑战皇权。而最让曹操受不了的还是曹植在嘲笑兄长曹彰。

  史书上说“谤讪鄢陵侯彰”,曹植究竟在嘲笑什么呢?在嘲笑曹彰黄胡须。

  既然宴会上人们都在讨论那个黄须儿,曹植和杨修当然也会说起。可是在谈论黄胡须的时候,两个人难免会说到,为什么曹操的众多儿子当中,只有曹彰是黄胡须呢?

  莫非,莫非,曹彰不是曹操的亲身儿子?难道是母亲卞夫人和别人的儿子吗?不然,怎么同母所生的曹丕、曹植就没有黄胡须呢?

  确实很奇怪,也确实很好玩。可是这个好玩的话题,让曹操极为愤怒。

  曹植嘲笑曹彰黄胡须,无疑把其父曹操放到做乌龟的尴尬境地,也将其母当成了不守妇道的女人了。曹操不忍心杀害亲生儿子,可是曹植的朋友杨修,就成了替罪羊。

  那么,怎么解释曹操众多儿子中,唯独曹彰是黄胡须这件事情呢?

  我们看看《三国志•后妃传》,其中有这么一段关于卞夫人出身的文字:

  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文帝母也。本倡家,年二十,太祖於谯纳后为妾。后随太祖至洛。

  卞夫人是琅琊郡开阳县人,原本是个歌舞伎,古代的倡不同于现在我们理解的娼,多是一些从事歌舞杂耍的艺人。曹操在家乡谯县的时候见到了卞夫人,于是纳卞夫人为妾。卞夫人后来一直跟随曹操在洛阳。

  在这段文字中提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卞夫人原本是琅琊郡人。琅琊郡是汉末魏晋时期,鲜卑人大量聚集的地区。卞夫人,很可能就是鲜卑人的后代。

  那鲜卑人有什么体貌特征呢,一般来说,红胡须,白面皮,绿眼睛是鲜卑人的特征。汉族人和鲜卑人的混血儿,则须发会变黄。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可以侧面证明。晋明帝前往王敦军营。王敦听到消息,说:“营中有黄须鲜卑奴来,何不缚取!”王敦向来有反心,和晋明帝不和,得知晋明帝前来,心中紧张。因晋明帝的生母荀氏本是燕国平民(鲜卑建立的王朝),晋明帝天生黄头发,故王敦称其为黄须鲜卑奴。

  于是,我们可以猜想,曹彰的生母卞夫人,或是居住在琅琊地区的鲜卑族后人。可能卞夫人本身并非是纯种的鲜卑族人,于是在她生的其他儿子身上,并没有明显的体貌特征,可是在曹彰身上,鲜卑人的血统得到体现。从遗传学上来讲,这是很正常的。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圣皇篇

两汉 曹植

圣皇应历数。
正康帝道休。
九州咸宾服。
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
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
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奏。
陛下体仁慈。
沉吟有爱恋。
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
不得顾恩私。
诸王当就国。
玺绶何累缞。
便时舍外殿。
宫省寂无人。
主上增顾念。
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
倾府竭宝珍。
文钱百亿万。
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
锦罗与金银。
龙旗垂九旒。
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
无功荷厚德。
思一効筋力。
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
副使随经营。
贵戚并出送。
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
韡晔耀天精。
武骑卫前后。
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
泪下沾冠缨。
扳盖因内顾。
俛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
何时还阙庭。
车轮为徘徊。
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
何况骨肉情。

述仙诗

两汉 曹植

游将升云烟。

结客篇

两汉 曹植

利剑鸣手中。
一击而尸僵。

当事君行

两汉 曹植

人生有所贵尚。
出门各异情。
朱紫更相夺色。
雅郑异音声。
好恶随所爱憎。
追举逐虚名。
百心可事一君。
巧诈宁拙诚。

蝉赋

两汉 曹植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太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免众难而弗获兮,遥迁集乎宫宇。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有翩翩之狡童兮,步容与于园圃。体离朱之聪视兮,姿才捷于狝猿。条罔叶而不挽兮,树无干而不缘。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恐余身之惊骇兮,精曾睨而目连。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欲翻飞而逾滞兮,知性命之长捐。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其过庭。气憯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刑)[形]。乱曰:诗叹鸣蜩,声嘒嘒兮,盛阳则来,太阴逝兮。皎皎贞素,侔夷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杂诗七首

两汉 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子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子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子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子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jī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