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洛水寻仙:曹植一赋千年的白月光

洛水寻仙:曹植一赋千年的白月光

  三国时期,文学仙才曹植行于洛水之上,梦见一丽人,心生爱慕,与之言好。

  哪知船身一抖,美梦破碎,梦醒时分,文思激荡,挥洒写就千古名篇《洛神赋》。

  赋中写尽自己与洛神宓妃的邂逅、相恋、定情,却因为人神殊途,不能相守,怅然离去的故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

  《洛神赋》文字精妙,故事瑰丽动人。古往今来,感染了不少文人墨客。近两百年后,“画绝”顾恺之感其赋之华彩,创作出传世之作《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宋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

  可惜,原画本失传,摹本也难得一睹。

  而今天的这篇推文,很可能是你第一次读懂曹植《洛神赋》讲述了怎样的奇遇,也可能是你第一次完整地看清顾恺之大名鼎鼎的《洛神赋图》——

  

  










  


  事实上,《洛神赋》,最早并不叫这个名字,曹植的原作名为《感甄赋》。

  这个“甄”,是甄宓(fú),也是明帝曹睿的母亲。后来,曹睿觉得:自己叔叔写情诗给自己妈妈,影响不大好,才改为《洛神赋》。

  那么,甄宓是谁呢?

  一个长相极美又有才的美少女。

  她最早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老婆。袁绍战败后,被曹操一眼相中,捡回家中。

  那年甄宓只有21岁。没想到刚带回家,就牵走了两个儿子的心。一个是只有12岁的曹植,一个是比他大5岁的哥哥曹丕。

  不过,还没开始追女神PK赛,曹操就把甄宓许给了曹丕。

  就这样,心上人成为了自己的嫂嫂,曹植表面上静如止水,但每一次的见面与目光交汇,都撩拨着曹植的心,暗波涌动。

  但曹植弟弟什么也没做,即便是后来两兄弟闹掰。

  就这样,过了十七年,哥哥曹丕上位。立郭氏为后,甄宓成为了甄妃,在第二年被赐死,“死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哥哥曹丕为了刺激曹植,还快递了一份礼物给曹植——甄宓睡过的金丝枕头。

  看着枕头后,曹植伤心欲绝,几乎不能控制自己……想着想着,曹植睡着了……恍惚之间,自己仿佛夜宿舟中,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

  曹植一下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在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手上拿着金丝枕头,脑海里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内心积蓄已久的感情终于爆发了。

  他发起了文人式的反击——

  写下了这首一首千古“虐心”绝唱《洛神赋》。

  他假借洛水女神的形象,幻想了自己与嫂嫂甄宓的重逢。在赋中,终于见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女神。

  但人和神,注定是无法在一起的。

  一个男人无限的深情,那种渴望却注定不可得的情绪,牵动了所有人。人们为之可惜,为之无奈。

  也因为这篇作品,洛神才成为家喻户晓的女神。也由此,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洛神出现在各种诗词歌赋、小说戏曲里,直到我们今天的游戏与影视作品中。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鰕䱇篇

两汉 曹植

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赠王粲诗

两汉 曹植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杂诗七首 其五

两汉 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远游篇

两汉 曹植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
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
灵鼇戴方丈,神岳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琼蕊可疗饥,仰漱吸朝霞。
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
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
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

飞龙篇

两汉 曹植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赠丁仪诗

两汉 曹植

初秋凉气发。
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
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
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
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
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
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
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
亲交义不薄。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