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曹植的酸甜苦乐

曹植的酸甜苦乐

  

image


  三国时期大才子曹植的《洛神赋》是文学史上的名著,关于这篇文章的创作来历,在历史上有过很大的争论。其中有一种最吸引人的说法,是说曹植暗恋嫂子甄宓,因为不能如愿,内心郁闷才写了这篇文章发泄愤懑之情。那么在历史上,曹植和甄妃真有可能相恋吗?

  

image


  三国时有句俗话,叫“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说的是三国时期的三位绝色佳丽。(俗语里面并没有貂蝉,因为貂蝉是虚构的人物,在三国时期的认知里,并没有这么一号人物。)可是甄宓,并不仅是一个美貌的绣花美人 根据《三国志》记载,甄宓是中山无极人(今石家庄无极县),父亲是上蔡县的县令甄逸。甄宓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缺乏管教。传说她8岁的时候,家门口来了个戏班子,匡匡锵锵很热闹,小姐妹们都去趴着窗口看,只有甄宓没去。家人就很好奇啊,小孩子不爱凑热闹的吗?就问她。甄宓说:“这些不应该是女人该看的东西。”9岁的时候,甄宓开始学写字。兄长们笑话她,女孩子家家学什么写字,难道想当女博士吗?(博士是汉代的官名,我并没有黑“女博士”。)甄宓说:“贤淑的女人,都得从古代的事情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读书怎么行。”小时候的甄宓就已经显示出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的气场了。读得书多,自然有用的时候。

  

image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老百姓要逃难,很多人就纷纷变卖首饰,而甄家趁机就做起了屯积居奇的事儿,把别人家的珠宝首饰低价买回来。甄宓见到了,就劝她的母亲: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家里屯了那么多黄白之物,总有一天会被人眼红看上。到时候家里就要遭大难了。不如趁现在把家里的米粮拿出来分给吃不饱肚子的乡亲,广结善缘。

  

image


  河北的军阀袁绍听说了自己领地里还有这么一个贤良又美丽的聪慧女子,就替他的二儿子袁熙求婚。就这么着,甄宓嫁进了袁家。好景不长,曹操在平定了中原之后,开始对河北的袁绍发起了进攻。袁绍虽然号称四世三公,声名显赫,可是打起仗来却只是一个草包,没几年袁家的重要城池邺城就被曹操给攻下了。袁熙乘乱跑到了幽州,留下了老妈刘氏,而甄宓严守妇道,留下来照顾婆婆。眼看城破人亡,两个人正抱着头哭呢。这个时候,门外熙熙攘攘,突然大门洞开,进来一位年轻的军官,这便是曹丕了。按照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的说法,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曹丕提剑下马,走入后堂,看到一个中年女子暗自垂泪,下方蹲坐着一位少妇,头枕在膝盖上,头发散乱,作颤动状。曹丕拔剑问道:你们是谁!中年女子回答道:“我是袁绍的妻子刘氏。”然后用左手拨起了少妇的下巴,右手指着说:“这个是次男袁熙的妻子甄氏,年轻胆怯,请将军垂怜。”曹丕放下板着的脸孔,对刘氏说:“哎呀,原来是刘夫人,我当然不能伤害了。那个……请甄夫人也抬起头,不必惊慌。”刘氏一看此方情境,连忙推起甄宓,让她向曹丕道谢。曹丕眼睛盯着甄宓,眼睛都不会转了。原书的描写是“丕留心注视,(甄宓)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怜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得是桃腮杏眼,妖艳绝伦。”看到美人,一定要留个好印象。曹丕对两位说,我是曹丞相的儿子,愿保护你们全家老小。说完乖乖按剑坐在屋里,不敢唐突了佳人。没过多久,曹操来了,刘氏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赶紧上前,不顾颜面地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儿媳妇送给曹丕当丫鬟。曹操说,哎呀,这么漂亮的女人当丫鬟也太浪费了,不然当儿媳妇吧。于是,曹操让曹丕娶了甄宓当夫人。话说早年间曹操和袁绍可是好基友,曾一起躲在草丛里作弄别人家新娘子玩儿。现如今,曹操和袁绍的老婆合谋,让曹操儿子娶了袁绍的儿媳妇,每逢想起这一段,总感觉特别诙谐。

  

image


  就这样,曹丕抱得了美人归,真是一个爽字了得。可是那时候曹丕不过18岁,而甄宓呢?已经23岁了。一开始的时候,曹丕对甄宓非常好,甄宓还替曹丕生了曹叡和东乡公主。可是一方面是甄宓比曹丕年纪大,年华易逝,青春难驻。正当壮年,位高权重的曹丕怎么会甘于守着一个半老徐娘过日子,另一方面,曹丕经常在外地打仗,常年累月不回家,大家也知道当时打仗是带着随军歌舞团的,那些莺莺燕燕虽然不是绝代佳丽,可都是新鲜的肉体啊。所以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疏离了。

  

image


  正在甄宓寂寞沙洲冷的时候,一个正太闯进了她的世界,谁呢?就是曹丕的弟弟曹植。当年曹操、曹丕攻打邺城的时候,曹植才13岁(此时甄宓已经23岁),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没能随军出征,自然也没第一时间见到大美女。可是自从甄妃进了曹家门,曹植就被嫂嫂的美貌所倾倒了。于是趁着曹丕在外打仗,多情小叔和美丽嫂子的故事就上演了。甄宓和曹植两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着相似的命运。曹植才华横溢,在政治上一直是曹丕的对手,从一开始就受到曹丕的打压,所以曹植才做了个“煮豆燃豆萁”的诗。

  

image


  一个是失去爱情的绝世美女,一个是被老哥排挤的天才弟弟,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啊。到了建安末期(建安是汉献帝年号),这种关系变得更加赤裸裸。《魏书》中说,建安21年,曹操带兵东征,曹丕、曹叡都去了,甄宓因为生病没随行。到了第二年9月,战事结束,大军回城。曹操的皇后卞氏看到甄宓面色丰盈,就很奇怪,就问甄宓:“打了这么久的仗,老公、儿子都不在身边,照常理来说,女人思念老公和儿子,应该面容憔悴才对,你怎么气色这么好?”甄宓楞了一下,笑着说:“哎呦,婆婆你那么爱我的叡儿,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据专家考证,其实这场仗啊,曹植也没去,留在了邺城。老公不在家,小叔子“填空”啊,气色当然没得说咯。

  

image


  又据说,植为讨好美人嫂嫂,可谓用尽了心思,甄宓有着所有女人的通病,怕年长,植走访民间,多次询得保养之道,一次无意得知,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群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质淀粉等营养元素。这些成分在人的肌体抗老防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抗衰老的食物之一。

  从此之后,甄宓的膳食就成了红薯开会,各种煎煮烹炸,花样繁不胜繁。而各种花样中,甄宓最钟情的莫过于炸红薯条,就是当今我们所吃的薯条。

  识别二维码进商城,甄宓公主薯条,好吃,看得见!

  甄宓和曹植的事情,曹丕能不知道吗?可是老爸在位,他也没什么办法。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曹丕以“禅让”的方式取代了东汉自立,自称魏文帝。大权独揽之后,绿帽子可就不能再戴了。在郭后的挑拨下,他先是翻出了甄宓原来曾嫁给袁熙的旧账,再以甄宓对自己有怨言为借口,赐死了甄宓。史载甄宓下葬之时,披头散发,用糠塞口,非常凄凉。一代美人,就这样香消玉陨。第二年,曹植进京面见文帝,一直深恋甄宓的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曹丕。甄宓所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宓之死,心中酸楚无比。曹丕当众甩给他一个甄宓生前用的枕头,等于是昭告天下,我弟弟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当众羞辱曹植。

  

image


  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曹植此时万念俱灰,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宓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宓在洛水梦中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洛神赋》,把甄宓比作洛神,寄托他的相思之情。

  

image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白鹊讴

两汉 曹植

鹊之强强。
诗人取喻。
今存圣世。
呈质见素。
饥食苕华。
渴饮清露。
异于畴匹。
众鸟是慕。

箜篌引 / 野田黄雀行

两汉 曹植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当车已驾行

两汉 曹植

欢坐玉殿。
会诸贵客。
侍者行觞。
主人离席。
顾视东西厢。
丝竹与鞞铎。
不醉无归来。
明灯以继夕。

赠徐干诗

两汉 曹植

惊风飘白日。
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
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
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
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
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
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
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
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
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
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
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
膏泽多丰年。
亮怀璠玙美。
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
申章复何言。

公宴

两汉 曹植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喜雨诗

两汉 曹植

天覆何弥广。
苞育此羣生。
弃之必憔悴。
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
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
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
登秋毕有成。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