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聪明的曹植因何失败

聪明的曹植因何失败

  聪明的曹植因何失算

  


  一代枭雄曹操在奠定了北方的统治政权后,便开始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了,他最欣赏的两个儿子是次子曹丕和四子曹植,尤其是曹植,凭借广博的学识,奇崛的文采更为曹操所器重。

  有一次,曹操决定亲自测试下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植接到消息时正与老师杨修在花园下棋,素有当朝狂士之称的杨修拍手大笑:“公子的机会来了……”

  曹植一躬扫地,得意地说:“学生一定倾尽所能,绝不辜负老师的厚望。”

  曹操这次设的考题,是让兄弟二人临场作赋。曹植泼墨挥毫,笔端如行云流水,不足半个时辰就写好了,于是朗声吟诵,他一步一吟,声情并茂,步履轻盈,如同跳舞,优雅的外形伴随华美的词章博得曹操频频点头。

  再看曹丕,冥思苦想,右手紧握笔杆,不停抖颤,左手不停地擦汗。最后低垂着头,期期艾艾地对曹操说:“四弟天赋异禀,才华出众,儿不敢在他面前献丑,今后一定多向四弟请教。”曹操捋了捋胡须,微笑地看着曹植,随即宣布考试结束,命二人退下了。

  从丞相府走出的曹丕惊慌失措,狼狈不堪,他没有返回自己的居所,而是径直向老师贾诩府邸走去。见到贾诩后,曹丕沮丧地说:“四弟才高,每次与他在父王面前竞技,我总是倍感压力,恨不得钻到地缝中,这该如何是好啊!”

  贾诩劝导说:“公子不必焦躁,只需做好本职工作,不必为贪图虚名而刻意表现,一切顺其自然就好。”曹丕点了点头。

  公元217年,曹操为了与刘备争夺汉中,决定亲率大军出征。在白天举行的誓师大会上,曹植突然来为曹操送行,并称其连夜草写了一篇征战檄文,愿在众将面前宣读,以鼓舞士气。

  曹植的这篇檄文写得气势磅礴,先声夺人,华美激昂的文辞似裹卷着千军浩荡,万马奔腾,即歌颂了曹操的文治武功,又赞美了三军将士的势不可挡。众谋士听后无不拍手称快。

  其实,曹植选在这个时候为父送行,是杨修的主意,杨修告诉他,只有在众将齐聚时崭露才华方能深入人心,事半功倍,切勿错失良机。

  与曹植不同,曹丕是当晚来到曹操府邸为父亲送行的。见到父亲后,曹丕匍匐在地痛哭起来,曹操问其缘由,曹丕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出征,儿内心即担忧又难过,不知道说什么好。”曹操听后颇受感动,泪珠夺眶而出。

  两年后,曹操征战归来,私下常听心腹议论,其征战期间,曹丕做事兢兢业业,把分内事务料理得有条不紊,而且从不自炫邀功。经过一番考查,曹操对两个儿子有了一个中肯的评判:曹植虽才华超绝,却恃才放旷,又身染世家公子的桀骜习气,远不如曹丕处事稳妥,值得信赖。最终,曹丕被曹操立为太子,登上了皇位。

  曹植才华横溢却没能笑到最后,由此可知,行事刻意而张扬的人,可能暂时会获得一些好处,但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那些脚踏实地、内敛守拙的人。


猜你喜欢两汉古诗词

正会诗

两汉 曹植

初岁元祚。
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
燕此高堂。
尊卑列叙。
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
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
中坐腾光。
珍膳杂沓。
充溢圆方。
笙磬既设。
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
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
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
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
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
寿若东王。

责躬

两汉 曹植

小序臣植言。
臣自抱亹归藩。
刻肌刻骨。
追思罪戾。
昼分而食。
夜分而寝。
诚以天网不可重罹。
圣恩难可再恃。
窃感相鼠之篇。
无礼遄死之义。
形影相吊。
五情愧{赤皮}。
以罪弃生。
则违昔贤夕改之劝。
忍垢茍全。
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伏惟陛下。
德象天地。
恩隆父母。
施畅春风。
泽如时雨。
是以不别荆棘者。
庆云之惠也。
七子均养者。
鸤鸠之仁也。
舍罪贵功者。
明君之举也。
矜愚爱能者。
慈父之恩也。
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
前奉诏书。
臣等绝朝。
心离志绝。
自分黄耈永无执珪之望。
不图圣诏猥垂齿召。
至止之日。
驰心辇毂。
僻处西馆。
未奉阙庭。
踊跃之怀。
瞻望反侧。
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谨奉表并献诗二篇。
词旨浅末。
不足采览。
贵露下情。
冒颜以闻。
臣植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
于穆显考。
时惟武皇。
受命于天。
宁济四方。
朱旗所拂。
九土披攘。
玄化滂流。
荒服来王。
超商越周。
与唐比踪。
笃生我皇。
奕世载聪。
武则肃烈。
文则时雍。
受禅于汉。
君少万邦。
率由旧则。
广命懿亲。
以藩王国。
帝日尔侯。
君兹青土。
奄有海滨。
方周于鲁。
车服有辉。
旗章有叙。
济济隽乂。
我弼我辅。
伊予小子。
恃宠骄盈。
举挂时网。
作藩作屏。
先轨是隳。
傲我皇使。
犯我朝仪。
国有典刑。
我削我绌。
将寘于理。
元凶是率。
明明天子。
时惟笃类。
不忍我刑。
暴之朝肆。
违彼执宪。
哀予小臣。
改封兖邑。
于河之滨。
股肱弗置。
有君无臣。
荒淫之阙。
谁弼予身。
茕茕仆夫。
于彼冀方。
嗟予小子。
盈罹斯殃。
赫赫天子。
恩不遗物。
冠我玄冕。
要我朱绂。
光光大使。
我荣我华。
剖符授玉。
王爵是加。
仰齿金玺。
俯执圣策。
皇恩过隆。
祇承怵惕。
咨我小子。
顽凶是婴。
逝惭陵墓。
存愧阙庭。
匪敢傲德。
实恩是恃。
威灵改加。
足以没齿。
昊天罔极。
生命不图。
常惧颠沛。
抱罪黄垆。
愿蒙矢石。
建旗东岳。
庶立毫厘。
微功自赎。
危躯授命。
知足免戾。
甘赴江湘。
奋戈吴越。
天启其衷。
得会京畿。
迟奉圣颜。
如渴如饥。
心之云慕。
怆矣其悲。
天高听卑。
皇肯照微。
应诏肃承明诏。
应会皇都。
星陈夙驾。
秣马脂车。
命彼掌徒。
肃我征旅。
朝发鸾台。
夕宿兰渚。
芒芒原隰。
祁祁士女。
经彼公田。
乐我稷黍。
爰有樛木。
重阴匪息。
虽有糇粮。
饥不遑食。
望城不过。
面邑不游。
仆夫警策。
平路是由。
玄驷蔼蔼。
扬镳漂沫。
流风翼衡。
轻云承盖。
涉涧之滨。
缘山之隈。
遵彼河浒。
黄阪是阶。
西济关谷。
或降或升。
騑骖倦路。
载寝载兴。
将朝圣皇。
匪敢晏宁。
弭节长骛。
指日遄征。
前驱举燧。
后乘抗旌。
轮不辍运。
鸾无废声。
爰暨帝室。
税此西墉。
嘉诏未赐。
朝觐莫从。
仰瞻城阈。
俯惟阙庭。
长怀永慕。
忧心如酲。

妬诗

两汉 曹植

嗟尔同衾。
曾不是志。
宁彼冶容。
安此妬忌。

赠白马王彪·并序

两汉 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 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豫章行

两汉 曹植

穷达难豫图。
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
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
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
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
天下称其贤。

朔风诗

两汉 曹植

子好芳草。
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
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
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
桂树冬荣。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