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水平高超的一首诗,极少人读过,彰显出七绝圣手的不凡

王昌龄水平高超的一首诗,极少人读过,彰显出七绝圣手的不凡

  古诗词中有很多种题材,比如山水田园、羁旅感怀、送亲别友、以及吊古凭今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比如咏史怀古的题材,就是诗人们以古喻今、以史咏怀,抒写个人抱负,表达忧国忧民的感伤。

  

image


  古代士大夫十年寒窗,却经常仕途坎坷,心中有很多怨言无法直接表达,于是借助描写历史事件,讽喻当时朝代。所以诗文虽然非常含蓄,但寓意都很深刻。比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介绍王昌龄水平高超的一首诗,极少人读过,彰显出七绝圣手的不凡。

  

image


  梁苑

  唐代:王昌龄

  梁园秋竹古时烟,

  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

  平台宾客有谁怜。

  


  诗的大意是:深秋时节,梁园的竹子一如往昔,烟雾迷茫;黄昏时分,城外狂风大作,西汉时随风飘展的诸侯旌旗,今在何处?还有曾经在平台上高谈阔论的宾客,又有谁去关心。

  

image


  西汉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城内梁苑,为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梁苑集离宫亭台、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山水陵园为一体,是供帝王游猎、出猎、娱乐等多功能的苑囿。

  梁孝王,即指刘武,他是西汉梁国诸侯王,汉景帝刘启同母弟。七国之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拱卫了国都长安。后仗窦太后的宠爱和梁国地广兵强,欲继汉景帝之位,病死未果,谥号“孝王”。

  

image


  刘武在世时营造梁苑(后称梁园),并招揽天下人才,形成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当时的才子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在此吟诗作赋,形成了西汉梁园文学主阵地。后世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凭吊、创作。

  例如李白就曾在此住了很久,还写了一首长诗《梁园吟》,其中两句“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深受后世赞颂。

  

image


  王昌龄一定读过李白的这首诗,而且也很有感触,于是便跃跃欲试。不过王昌龄转而一想,太白在此住了多年,又写了这么一首名篇,自己的感觉就像当年李白游览黄鹤楼,忽然发现了崔颢的名作,诗仙一边连称绝妙,一边也感叹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便搁笔不写了。

  但是王昌龄毕竟是七绝圣手,文学才华丝毫不输于太白。虽然他并没有在此常住,但是作者熟读诗书,更对历史典故了如指掌。他虽然身在盛唐,却已经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如今凭吊古迹,更是感慨万千,于是诗思泉涌,有如神助。

  

image


  前两句描绘古迹周围的环境氛围,“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梁园遗址有睢阳城旧址、朱台寺遗址、三陵台、平台遗址等,曾经的繁华如过眼云烟,沧桑的历史令人动容。

  作者以一个“秋”字点明时节,用“竹和烟”为代表,展现出梁园的荒芜与孤寂。而一个“悲”字,也照应前面的“秋”字,令人可以感受作者内心的伤感。而“暮天”二字,也承接“古时烟”,作者笔触所及,园里城外,处处皆彰显出秋日的凄凉,更隐喻了人生的无常。

  

image


  后两句遥想梁园曾经的辉煌,“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昔日的梁孝王也曾是一方豪杰,不仅麾下兵多将广,而且名藩好士、东箭南金,皆为一时的精英。梁孝王爱才,天下英豪也欢聚于此,当日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都为王府的上客,他们席月弹琴、瞅毫咏雪,望之何异登仙。

  

image


  可是人事代谢,朝代兴衰,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诗人赞美之余,也发出一句哀叹。“有谁怜”三个字,诗人借咏梁孝王事,不过借题发挥耳。岂止古代如此,即使刚过去的身边事,又如何能再见?即使梁孝王贵拟天子,谁会于悲风秋竹之处,唏嘘凭吊?七绝圣手果然不凡,短短四句话,就令人遐想无限!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寄穆侍御出幽州

唐代 王昌龄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送李五

唐代 王昌龄

玉盌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观江淮名胜图

唐代 王昌龄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
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
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
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
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唐代 王昌龄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卢溪主人

唐代 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送十五舅

唐代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