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最卖关子的一首诗,短短28个字完成大转折,不愧七绝圣手

王昌龄最卖关子的一首诗,短短28个字完成大转折,不愧七绝圣手

  王昌龄是唐代的一名诗人,他和杜甫、陈子昂、张九龄等出生于名门望族的诗人不一样,王昌龄从小就过着比较贫苦的生活,基本上是依靠种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人生才有点气色,那个时候他才进士及第。其实放在当时的中榜几率来看,也不算是很老的,从“三十少进士,五十老明经”这个说法来看已经算是很年轻的了,但是和那些十几岁就因为才华横溢被当作是“天才”的人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毕竟年轻就是资本。

  

image


  王昌龄一生多写边塞题材的诗,他写的各种边塞诗表达出的大部分都是爱国之情,抒发边塞将领的思乡之情,风格多豪情壮志。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首诗虽然与边塞诗有直接关系,但是更多的却是写女子的思念之情。不仅写的是女子的思念之情,而且还一直在吊读者的胃口,开头欣然起句,最后却以别样的感情结尾,短短28个字完成大转折,不愧七绝圣手。这首诗就是《闺怨》。

  

image


  《闺怨》

  唐代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image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在闺中待着的妇女都不知道愁是什么感觉,在春季的一天,她化着精美的妆容登楼观望。突然扭头瞧见了两边的柳枝美好的春色,结果就开始后悔当初自己要叫丈夫到边塞去立功封侯。

  之所以说这首诗是一首卖关子的诗,一共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因为这首诗题名为“闺怨”,读者在看到题目的时候想到的应该是这首诗的“怨情”,但是在开头第一句却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反倒是写这个女子“不知愁”,这就是第一个卖关子的地方。继续往下读,诗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在美好的春日欣赏春景的样子,当时不仅有这吸引人的春日美景,还有就是一个庄重美丽的女子,这个女子打扮地漂漂亮亮的,正好和这春景相呼应。看到这里就更是令人疑惑,这样的好的景色和人为什么会生出愁来呢?答案就在后面。

  这个女子看着这灿烂的春景,还看到了路边的杨柳枝,但是从心中生出的却是另一种情感,她想自己的丈夫了。结尾写到这个女子后悔让自己的丈夫去边疆立功,而现在就留下自己孤独一人,心中就开始由看到美好景象的兴奋和开心变成了最后只能感受到孤独之情,这样的转变全诗在最后一句才点出来,这便是第二个卖关子的地方。这首诗从开头就给人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地的气氛,最后却以这样凄凉的后悔之情结尾,真是让人沉浸在这巨大的变化中难以走出来,而王昌龄这首诗的妙处也正在此处。

  

image


  这位女子的内心的思念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吧,只是恰好看到这美好的春色,而自己也正是爱春之人,本应该是和丈夫一起共赏美景之时,最后却只留自己一人,这份孤寂应该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吧。对于最后女子以后悔来表达自己的孤寂之感,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击磐老人

唐代 王昌龄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别皇甫五

唐代 王昌龄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西宫春怨

唐代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送狄宗亨

唐代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驾幸河东

唐代 王昌龄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送东林廉上人归暮山

唐代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暮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