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留别武陵袁丞

留别武陵袁丞

唐代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诗人王昌龄的古诗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唐代 王昌龄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唐代 王昌龄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豪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 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唐代 王昌龄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为张(亻贵)赠阎使臣

唐代 王昌龄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何九于客舍集

唐代 王昌龄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
罍觞且终宴,功业会未了。
山月觞霁时,江明高楼晓。
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静法师东斋

唐代 王昌龄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
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送郑判官

唐代 王昌龄

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
英僚携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斋心

唐代 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行路难

唐代 王昌龄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浣纱女

唐代 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塞下曲四首

唐代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送朱越

唐代 王昌龄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素上人影塔

唐代 王昌龄

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本来生灭尽,何者是虚无。
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代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笳曲

唐代 王昌龄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代 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
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须枉车歇,为我访荷裳。

送裴图南

唐代 王昌龄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殿前曲二首

唐代 王昌龄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巴陵送李十二

唐代 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