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王昌龄咏荷花,吴歌越女,水乡风光

王昌龄咏荷花,吴歌越女,水乡风光

  名花当中,荷花是独特的,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吟咏它,诗作多得不计其数。荷花不仅有花,还有亭亭玉立的绿叶,更有白嫩的莲藕和缠绵的藕丝。

  


  说荷花是独特的,首先是指它生长在夏天,不与百花争春。其次是指它要有水的环境,空灵清秀,濯清涟而不妖。第三它能长出莲蓬来,而莲蓬里又有莲子,有一颗清纯相思的心。

  这样荷花不但美,还跟人们的活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最主要的是跟女子啊。女子要去采莲,采莲就要划船,划船就有桨声和歌声。

  别的花只能欣赏它,但不方便参与。譬如梅花,你最多只能踮起脚来看,或攀下枝条嗅一嗅,而荷花是要身临其境,和它打成一片,甚至要采摘和食用它的果实。

  


  宋朝的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次划船郊游,就是因为喝了酒,在荷花丛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她后来所作的回忆,那样的美好真是值得一辈子去怀念,去留恋。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是很有名的,他也是写江南水乡的风貌,写采莲的女子。他写荷花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把荷花与女子放在一起,互相比喻,让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表现谁。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这样轻巧而又有情调的事情,也只适合女子去做。过去女子出门前都要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如果是男子汉穿了大裤衩子去趟水,就没有情趣了。

  李白有一首写采莲的诗,也是写若耶溪的一群女子在水中唱歌。只不过岸上有几个小伙子。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他们在偷看,在搔首踟蹰。

  王昌龄这里的采莲女是穿的裙子,它和那荷叶一样的翠绿,绿得和荷叶混为一体了。而脸部呢,又和那芙蓉花一个样的颜色,简直成了人面荷花相映红。

  


  这样人荷混杂在一起,怎么能够分得清呢?只有听到里面采莲女的歌声,才知道有人来了。古时候青年男女无缘接触,实际上这采莲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是不是所有的采莲都是劳动,有时候就像李清照一样,是一种户外娱乐活动。诗人这是借采莲描摹江南秀丽的水乡风光和风土人情,赞扬女子的美好,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乐观情怀。

  


  《越女》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这首《越女》也是王昌龄写江浙一带女子采莲的情景。和上一首有所不同的是,这里是划船,划着用桂树木制作的小船,这应该是富庶人家的女子吧。

  不只是小船是桂木的,连桨也是,这舟楫轻轻拍打水面的声音,一定是很柔和很美妙的。以前只知道“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原来除了木兰舟,还有叫桂舟的。

  


  不过欧阳修在《浣溪沙》里是说用木兰舟采莲的,“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

  湖水宽阔,波浪粼粼,已经足够这些女子们嬉戏了。阳光强烈,还可以摘了荷叶来遮挡光线。也可以摘下那最漂亮的荷花带回家,插在花瓶里。

  荷花是美的,还带着清香。但是比荷花还要漂亮的是这些女子,不然这些女子哪有那么自信呢?她们拿了莲花回家,心里想着让丈夫比一比,看花和人到底哪个漂亮。你看那情景是羞涩还是甜蜜。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特别擅长七绝,有边塞诗人的美誉。他的诗歌总的气势雄浑,格调昂扬。但是他的诗风又有婉约细腻的一面,像这些采莲曲就写得十分的温柔婉转,令人回味。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客广陵

唐代 王昌龄

楼头广陵近,九月在南徐。秋色明海县,寒烟生里闾。
夜帆归楚客,昨日度江书。为问易名叟,垂纶不见鱼。

留别武陵袁丞

唐代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唐代 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诸官游招隐寺

唐代 王昌龄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
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
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唐代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青楼怨

唐代 王昌龄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162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