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寇准年轻时不爱读书遭母亲毒打,当官后作诗,还抄袭唐人韦应物

寇准年轻时不爱读书遭母亲毒打,当官后作诗,还抄袭唐人韦应物

  说起北宋的名臣贤相,人们心中的答案很多。比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参与发起“庆历新政”,力图矫正帝国积弊,为后来名垂千古的“王安石变法”打下一定基础,然而“功成不必在我”,范仲淹终于不免被罢落枢密副使而贬谪在外。还比如龙图大学士包拯,不以政治家的面目名世,而以刚正清廉、破案如神著称,后世老百姓们以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和致敬,这使得包龙图成了皇宋的一个镶金名片。

image

  寇准在某种程度上,声望也可与范仲淹等名臣相彷佛,尤其是以古代文人的眼光来看。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邦人,也就是在今天的陕西渭南。19岁登第中进士,后来仕途虽不算青云直上,但也走的比较稳妥,历任地方和中央,而一生遭际主要在宋太宗和宋真宗年间,尤其是在真宗当国时期寇准一度任宰相之职,也就是同平章事、右仆射,还封为莱国公。莱公、寇莱公也就成了寇准最响亮的名号,如同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寇莱公、王荆公、司马温公等称号似乎都强烈地显示了宋朝优待文人的好处,然而即使寇准在当时和后代的官声都很好,人们都认为他为官正直,却终究不免“忧谗畏讥”而贬官地方,不久郁郁而终。

image

  虽然是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毕竟也是文士、是个饱学宿儒。寇准诗词写的也不错。我们小学初中时候都学过唐人韦应物的一首《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学韦应物的后代诗人很多,化用这后两句诗意的诗句也很多,惟寇准有一首《春日登楼怀归》颇得神髓,最为有名: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image

  “慈母多败儿”、“孟母三迁”等故事俗语我们都耳熟能详。寇准的母亲就是一位严母。

  他的成才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自己母亲的敦促。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赫赫有名尽人皆知,其实司马光还有一部笔记,名为《涑水记闻》,也很有名,记载了许多名人轶事,颇可与煌煌百万言的《资治通鉴》相补充。

  其中有一条就记载了寇准年轻时候也是个喜欢斗鸡走狗遛鸟放鹰的浪荡青年,不爱读书,也不服从礼法规矩。望子成龙的母亲自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寇准又要偷摸溜出家门去玩耍,太夫人大怒,拿起屋子里的秤砣就打寇准,这一扔出去,正好打中了寇准的脚踝。寇准见母亲如此刚烈,虽然一时受伤流血疼的牙齿紧咬,却从此以后真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师法古人,折节读书。

image

  不过遗憾的是,等寇莱公及第富贵之后,他的母亲却早已不在人世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寇准惟有摸着脚上旧日伤痕流泪而已。

  一回,寇准又思念母亲之时,当年跟随太夫人的老俾仆跟寇准说:“太夫人当年捐馆(去世的委婉说法,就像鲁迅说的“老了”)之时,家里一穷二白,想扯块布做件衣裳都办不到,要是太夫人能看到老爷今日之富贵荣华就好了。”

  母亲的这种勤俭持家的作风,当然也影响了寇准一生,“北宋五子”的邵康节就记载,寇莱公因此居家朴素,他自己卧室的帷帐用了二十年都没换过。当时和后世有些笔记史料中会有传说和记载寇准生活奢侈豪纵的事情,邵康节也亲自下场为寇准辩解。

  作为宋明理学先驱的老邵同志坚持认为:寇准私下里生活还是节俭的,那些传说中顿顿吃什么鲍鱼海参,“一百两银子一匹的松江棉布作擦脸帕”,这些可能是真的,就算即便是真的,也不过是因为公事而已,寇莱公当着朝廷的官,日用排场公费吃喝都是有定例的,读书人的事,能叫奢侈豪纵吗?韩愈不还说过吗:“儋石之储,尝空于私室;方丈之食,每盛于宾宴。”这些话自然是他姑妄言之我们姑妄听之了。

image

  寇准人生中最光辉的一幕,或者说在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幕,自然是宋真宗时期澶渊之盟的背后运动和策划了。澶渊之役,宋室诸大臣主和者不少,主战者也不少,其中宰相寇准就是主战派的代表,正是在他的强烈劝谏和全盘筹划之下,宋真宗听取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这才取得有宋一代颇值一书的胜仗。

  尽管这场胜仗带来的盟约有着正反两面极端的评价,赞扬者以之为奠定了中原王朝与北方王朝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宁定,北宋才得以快速繁荣市民商品经济,批评者当然会觉得打了胜仗还要年年“赏赐”许多财帛珠宝,虚竭国力,且有辱国格。宋真宗不免后世讥诮,至于其背后谋划者寇准,人们的评价倒还颇为正面。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寄璨师

唐代 韦应物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

唐代 韦应物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时芳物,行当念徂春。聊舒远世踪,坐望还山云。
且遂一欢笑,焉知贱与贫。

杂曲歌辞。宫中调笑

唐代 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
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东郊

唐代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送端东行

唐代 韦应物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驱车何处去,暮雪满平原。

答杨奉礼

唐代 韦应物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简,闲居文墨亲。高天池阁静,寒菊霜露频。
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