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字词释义
滁州:今安徽滁州。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城西水库。
春潮:春雨。
唐诗译文
我偏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鸣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的涌来,渡口的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琅琊山之“醉翁文化”
琅琊山位于安徽滁州古城西南郊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千峰浮翠,百泉竞涌,溪水淙淙,移步换景。琅琊山因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时曾在山中驻跸而得名,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闻名。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就是在琅琊山,欧阳修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篇。
醉翁亭也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经久不衰,被冠以“中国四大名亭”(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之首。以《醉翁亭记》和醉翁亭为中心形成的“醉翁文化”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风景线。
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
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继唐代诗人顾况、韦应物,北宋诗人王禹偁撰写了描绘琅琊山胜境的诗文后,欧阳修在出任滁州知州期间,又撰写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和其他有关琅琊胜景的诗文约一百多首,并由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专为《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书碑。
宋代的曾巩、王安石、辛弃疾,明代的宋濂、文征明、王守仁等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都曾宦游或旅居于此,并作诗文以记其胜。1936年4月,著名女作家方令孺教授,约同女作家丁玲、画家徐悲鸿等游览琅琊山后,写了散文新篇《琅琊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