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苦吟诗人贾岛

苦吟诗人贾岛

  生平经历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láng)仙,汉族,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成为"苦吟诗人"。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843年七月(8月27日),在普州未任病逝。有诗文集《长江集》。

image

  诗歌作品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是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诗人怅惘之情了。

image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剑客”是诗人自喻,“剑”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结尾两句写出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

  《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首联突出佛寺之高,颔联描写夜景之奇,渲染出空山幽寂清玲的气氛,有力地衬托了山寺的凄冷荒寂。颈联体现了山顶的高远幽深,为下面写寺中高僧作了铺垫。尾联烘托出山上环境的幽僻。推之全诗,可以看出,有此众岫环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有此绝顶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临其境,投宿其寺,亲见其僧者,唯有诗人一人而已。如是,诗人的襟怀意趣不言可知。这正是作者立意的高明之处。

  《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此诗是诗人在一个深秋日暮时分路过一处山村的纪实,其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贾岛以“幽奇寒僻”的风格著称,这一首羁旅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首联点题,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颔联,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颈联转写夜景,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结句“烟火渐相亲”,写得极富生活情趣与韵味。

  《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贾岛公元816年长安应举落第,次年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节,诗人在与朋友聚会园林中即兴所写,欢乐的小聚会中,不免透露出了诗人朋友目前不堪的处境,略略的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无奈的心情。

  《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某一次的应试贾岛落第,与堂弟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这首诗,首联写明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颔联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颈联突出写别后诗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尾联写别后相思意。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

  《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贬谪潮州刺史。他在赴任途中遇侄孙韩湘,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此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诗。

  首联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颔联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怀心情。第三联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顶峰,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戏赠友人》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前六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开头两句诗人把一天不作诗的感受比作“枯井”,表明自己对作诗的热爱与狂热,反映出诗人作诗的勤奋已经达到了可以称之为怪癖的程度,形象而又贴切。三四句又把“笔砚”比作辘轳,把“吟咏”比作縻绠,化深奥为浅显,阐明笔墨与创作的关系。五六句以每日汲水之事,暗喻每日作诗的情况,暗示自己每日坚持作诗,心源有如新井,源源不绝,每日都有佳作收获,表现了诗人劳有所获的欢愉心情。最后两句点破诗题“赠友人”之意。从情感上来看,诗人写自己痴迷于“作诗”,实际是暗嘲自己对作诗的执迷不悟,用戏谑的口气表达出自己癖好之深、苦炼之勤。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逢旧识

唐代 贾岛

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
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剑客

唐代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赠温观主

唐代 贾岛

一别罗浮竟未还,观深廊古院多关。君来几日行虚洞,
仙去空坛在远山。胎息存思当黑处,井华悬绠取朝间。
弊庐道室虽邻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投李益

唐代 贾岛

四十归燕字,千年外始吟。已将书北岳,不用比南金。

送朱休归剑南

唐代 贾岛

剑南归受贺,太学赋声雄。山路长江岸,朝阳十月中。
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送卢秀才游潞府

唐代 贾岛

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
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