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的这首诗,只20个字,却有千钧之力!

贾岛的这首诗,只20个字,却有千钧之力!

  公元810年冬,贾岛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

  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状元,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贾岛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是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权势之人,却无可奈何,便创作了剑客这首自喻诗。

  《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用十年的功夫,磨励了这把宝剑,霜雪般锋利的剑刃,还没试验过。今日把它亮出来摆在您面前,请告诉我,谁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全诗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十年磨一剑”的“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此处的“剑”,是比喻象征意义,抒写作者十年寒窗,磨炼才干的生涯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image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花费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显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遇到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很是高明。

  

image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贾岛的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把贾岛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据《唐才子传》记载,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

  希望各位诗友,都能像贾岛一样,敢于亮剑,莫弃手中剑,莫负圣贤书!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雪晴晚望

唐代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蒋亭和蔡湘州

唐代 贾岛

蒋宅为亭榭,蔡城东郭门。潭连秦相井,松老汉朝根。
已积苍苔遍,何曾旧径存。高斋无事后,时复一携尊。

寄山中王参

唐代 贾岛

我看岳西云,君看岳北月。长怀燕城南,相送十里别。
别来千馀日,日日忆不歇。远寄一纸书,数字论白发。

寄河中杨少尹

唐代 贾岛

非惟咎曩时,投刺诣门迟。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
禹留疏凿迹,舜在寂寥祠。此到杳难共,回风逐所思。

过杨道士居

唐代 贾岛

先生修道处,茆屋远嚣氛。叩齿坐明月,支颐望白云。
精神含药色,衣服带霞纹。无话瀛洲路,多年别少君。

送天台僧

唐代 贾岛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