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年前的一天,大唐的首都长安秋风萧瑟,黄叶满地,一位和尚骑着毛驴正在大街上行走,面对此景此情,和尚不是想着拿起扫帚学雷锋去扫黄叶,而是张口就是一句:落叶满长安。
接着他苦思上联,忽以“秋风生渭水”作对,正在欣喜若狂之际。却不小心撞入了首都市长刘栖楚的车队,当即被捉,被关了一天后放回。
这首诗叫《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过了几年,这哥们爱“碰瓷”的毛病还是没改。一天他去找朋友李凝回来的路上,就在驴背上又想出两句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他还不满意,就叨逼叨的反复说,是用“推”字,还是“敲”字好呢?这一忘情之时,就又撞入了警车开道的市长车队,这哥们又一次被捉住了。
不过这时的首都市长(京兆尹)换了人,是大唐著名的文学大V韩愈,韩市长叫人把和尚叫到红旗大轿车前,亲切的问他:你为啥要开你的宝驴车来碰我的车呢?
大和尚答:自己正在想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一时走神,不小心冲撞了市长大人。
韩市长非但没怪罪他,还针对这道选择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用“敲”字好。于是两人还互留了手机,加了微信,成为了微信级好友。这就是“推敲”一词的来历。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位和尚名叫贾岛,是为史上最牛“碰瓷者”,乃碰瓷界的祖师爷。因为当时韩市长为其选择为为“敲”,所以后世的这种行为被称为“碰瓷敲诈”。如果韩大V定用“推”字,估计现在就叫“碰瓷推诈”了。
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韩市长越来越觉得贾岛是一位人才。有一天韩市长在朋友圈写了一首诗:《赠贾岛》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经过韩大V在朋友圈这么一“推”,马上这诗的阅读量就是100万+了,从此贾岛名扬京华。
这就是碰瓷的高手,一敲一推之间,一切OK,所以碰瓷要“贵”在坚持。
唉,可怜我的“湖说爸道”至今还没大V来推荐,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在假期里还在搬砖码字呢,哈哈哈……
读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你写的这些故事,地球人都知道,用不着你在这儿湖说。别急,湖说爸道的宗旨一直都是除了“说”还有“道”。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小学生都会背的诗,你可知道它写于何处?
这首《寻隐者不遇》历史上并没有准确的记录写作时间和地点,而经过我反复的“推敲”,此诗写于我们四川,此山就是高峰山。
公元824年,欣赏贾岛的韩愈去世,从此一天到晚苦哈哈的贾岛更苦了,公元837年,贾岛和其他九位举子被扣上“举场十恶”的罪名,被赶出了长安。来到四川剑南道遂州长江县任主簿,从此他在我们四川走完了他寒苦的一生。
唐代的长江县就是今天的遂宁市蓬溪县,一天,我到蓬溪县来追寻大唐“诗奴”的足迹。
原本在当年长江县县治所在地蓬溪明月村仍留有先生的衣冠墓和祠堂,可到了之后才知,在几十年前被毁了,现今的人们已经不知道贾长江曾经在这片土地上为后人留下的知识财富了。
于是我们向当年的蜀中名山“高峰山”进发,高峰山座西面东,山上松木葱茏,松柏覆盖全山。现在山上都还有上百乃至上千年的古柏500余株,难怪当年是在“松下”问童子,而不是在“丰田”里问童子。
山上建筑始建于初唐,也就是说在贾岛那时,这里就是长江县的名山。后续建于晚清,扩建于民国,是国民政府众多元老崇敬的宝刹,受国内十八行省朝拜的玄都。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老大爷曾题匾额“为善最乐”以誉之。
高峰山有“蜀北第一名山”与“川中第一峰”的说法。因独特的八卦迷宫建筑,又有“川北迷宫”的美称。
站在山门处时,才知道,这座国家级文保单位在2017年遭遇了一场火灾,许多建筑被毁,山门前的一棵唐松也被烧死。说不定当年贾长江就是在这棵松树下问的童子。痛心之余,唏嘘不已。
遥望高峰山,恰如绿色宝塔巍然屹立,环山有8条山系,恰似8条巨龙回首高峰,高峰山顶,又形似长龙,且以唐代古刹为龙头,有如九龙翘首捧太极。
高峰山有东西南北"四道寨门",方便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四寨门尤以东、西寨门看得最宽最远,现修建了一处观景台,可看日出、夕阳、云海、风景之美妙,真可谓云深不知处。
山上还有一座2005年建的全国最大的老子像,高达36米。站在老子的面前,真的是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可惜诞生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地方,如今却鲜为人知。
不过远在高峰山千里之外的东北的齐齐哈尔,有一位喜欢中华文化和爱好贾岛诗词的美女,立志于做中华汉服文化的传播者,她把她的汉服店取名为“云深不知处”。相信假以时日,她的店一定会成为汉服界的高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