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毒舌诗人贾岛,出名前曾经是位和尚!

毒舌诗人贾岛,出名前曾经是位和尚!

  有一首唐诗,你一定会背诵,这首诗叫《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是不是耳熟能详?是不是都能做到倒背如流?讲到这,估计有很多人会在心里大声说,这讲的不就是大诗人贾岛嘛!

  不错,就是自称谒石仙人的贾岛,开创大唐“苦吟派”诗风的领袖,和另一位叫孟郊的诗人一起被后人誉为“郊寒岛瘦”。

  贾岛的一生“苦吟”二字足以概括,他出生在“安史之乱”之后,老家范阳正是安禄山的老巢,幼失双亲,与堂弟贾区一起被三叔贾谟抚养长大。

  贾谟是个落榜书生,教授了小哥俩四书五经、诗词格律等知识。

  有一天贾谟带着他们去木岩寺,在这里里少年贾岛就曾写下过“偶来松院里,识得老禅僧。只知隐山寺,何不救苍生?”这样的诗句。

  唐贞元九年,贾谟把贾岛和贾区托付给了木岩寺的孟师傅,孤身前往长安应考。在这里孟师傅又教授了他许多诗文知识以及琴艺。

image

  到了及冠之年,孟师傅给他取字“浪仙”,同年秋天与贾区一起参加了涿州乡诗。在入住的客栈中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首诗被纷纷传诵,贾岛一夜间名传涿州,参加乡试的各县学子,无人不知有位叫贾浪仙的小青年。

  但是没有人替他打通关节,涿州多年来又处于割据状态,并不重视乡试,贾岛并没有入愿的通过乡试。

image

  回到木岩寺,孟师傅建议贾岛跟他一起去恒山北岳庙在外面开开眼界。三人历经半月终于走到了北岳庙,北岳庙新认主持峰禅师是孟师傅的老友,安史之乱之前就已诗名远扬,在峰禅师的要求下,贾岛写下了《北岳庙》一诗,深受禅师喜欢。

  《北岳庙》是这样写的——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层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安我王国。

  当时的贾岛府试受挫,又苦于生机,便在峰禅师的建议下先入佛门修行,待时机成熟再入仕为官。

  唐贞元十四年,贾岛正式在北岳庙落发为僧,法号无本,就是“无根无蒂、空虚寂灭”的意思。

  还别说,贾岛这个人虽然后来是还俗了,但对于佛道,还是很有悟性的。不信看看这首《寻隐者不遇》的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后,贾岛跟着峰禅师参禅念佛,诵经读书,鞋子作诗,慢慢的积累了更充足的诗知识。后来贾岛几次出恒山云游,结交了不少师友,诗名也更胜。

  各位,贾岛这个人嘞为了能吟出好诗,把自己整得形容枯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偏执得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贾岛还真应该感谢自己的偏执,正是这个性格让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这个贵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师韩愈。

  这次相遇就牵出了历史上的一则趣谈故事,是关于“推敲”诗句的。

  一天,还是无本和尚的贾岛骑着小毛驴去拜望一个叫李凝的朋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回来的时候他又犯痴了,觉得这句诗里的“推”字似乎改成“敲”字要好一点,于是骑在驴背上,嘴里一边吟着“推敲”两个字,手里同时做着“推敲”的动作。

  路上的人见了都笑,还以为这和尚犯了羊癫疯呢。因为太过投入,一下子冲撞到了当时京城级别最高的领导韩愈的仪仗队。

  韩愈的卫士们就把贾岛捉住,送到韩愈面前汇报情况。

image

  韩愈此时是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天下所有的官员都惧怕的角色,位高权重,但他也还是一位诗人。

  贾岛就实话实说向韩愈汇报如下:昨晚去郊外拜访朋友李凝,月光皎洁,夜深人静,沿着山路找了很久才找到李凝的家,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小鸟,李凝却没有在家,于是就写了一首诗留下。

  可是,有一句诗是用“推”还是用“敲”,一直想不好,想着想着,驴就冲撞了您了。

  韩愈一看这是一位痴迷的诗人,就问: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呀?贾岛就说了他写的这首《题李凝幽居》。

  韩愈也是苦出身,仕途很辛苦,看到贾岛如此用心写诗,很受感动。

  于是,两个人就蹲在路边,研究是用“推”还是用“敲”。经过一番推敲之后,已经是大师的韩愈就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些。

  想想也是,你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没有闩门,也不能鲁莽推门,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

  韩愈因为自己曾经怀才不遇而心生爱才之念,他对于干部的培养,都在他的著名的《师说》里面,就是那句脍炙人口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是千百年来很多仁人志士都引以为憾的事。

  伯乐韩愈看这位千里马还是一个和尚,因为是“僧敲月下门”嘛,于是就劝贾岛还俗,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以便将来更多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两个人的友谊从此就开始了,韩愈就劝贾岛还俗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不然当一辈子和尚太憋屈。

  各位都知道,大唐选拔干部有两条门路,就是科举和门荫并行,科举是给普通平民子弟准备的上升途径,门荫则是官员子弟的直接入选。

  官僚阶层盘根错节,早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利益集团,寒门子弟即便是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场,如果不被某一个集团接纳,也是孤官,秋风起时,最容易倒霉。

  人们经常说,寒门子弟还能逆袭吗?根子都在这里。

  可惜,贾岛的确不是应试型的人才,“累举,不中第”,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上。

  科举也远不是诗人心中想象的那样光明、公正,贾岛还俗又脱俗。心情苦闷的贾岛就写了一首诗,名字叫《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若问此心嗟叹否,天人不可怨而尤。

  仕途不顺,怨天尤人有用吗?继续考吧。于是,长庆二年,贾岛再次应举,“同贾阆仙辈贬,谓之举场十恶”,被取消了录取资格。

  仕途坎坷,心情苦闷,满腹牢骚如何释放呢?写诗!于是,一首叫《病蝉》的诗又从贾岛的嘴角吟了出来——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更悲伤的事情接踵而至,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突发急病而死。

  至长庆四年,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师韩愈又病逝。

  而此时的贾岛却依然是一介白衣。

  贾岛直到五十八岁那年,才得以出任长江县主簿,相当于县监察局长。公元840年,贾岛三年考满,迁任普州司仓参军,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

  公元843年的七月二十八日,贾岛突然染疾,最终卒于任上,一生无儿无女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莲峰歌

唐代 贾岛

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水紫。冉冉山鸡红尾长,
一声樵斧惊飞起。松剌梳空石差齿,烟香风软人参蕊。
阳崖一梦伴云根,仙菌灵芝梦魂里。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唐代 贾岛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只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送僧

唐代 贾岛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寄刘栖楚

唐代 贾岛

趋走与偃卧,去就自殊分。当窗一重树,上有万里云。
离披不相顾,仿佛类人群。友生去更远,来书绝如焚。
蝉吟我为听,我歌蝉岂闻。岁暮傥旋归,晤言桂氛氲。

投元郎中

唐代 贾岛

心在潇湘归未期,卷中多是得名诗。高台聊望清秋色,
片得堪留白鹭鸶。省宿有时闻急雨,朝回尽日伴禅师。
旧文去岁曾将献,蒙与人来说始知。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