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情深意长的诗作,千锤百炼的四句话,启迪了后世千年

贾岛情深意长的诗作,千锤百炼的四句话,启迪了后世千年

  古代诗人,常能从一事一景或一个微妙的感受中悟出诗意、抒发情思,从而牵动读者获得美感享受。诗人们可以从寻常的季节转换抒发感想,给人心灵上造成留而不住的惋惜,勾起读者对流光消逝的留恋和人生之慨。

  

image


  春天百花齐放、百鸟齐鸣,夏天瓜果飘香、丰收在望,对寻常人来说,既怜惜春日的鲜花,也热爱夏天的骄阳。因为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永久,季节更替、日月斗转都是寻常之事。可是一位唐代诗人却伤春惜春,唏嘘不已。

  

image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image


  贾岛人生跌宕起伏,曾经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又还俗,但仕途不顺,内心依然怀念曾经清净无为的生活。于是他的作品中总是多少带点禅意和忧愁。本来诗人就是多愁善感,如今看见春去匆匆,更加有些悲凉。

  前两句点明送春的时间和送春者(即诗人自己),作者不从正面描写,而是将春日拟人化,春姑娘向诗人依依告别,几乎不稍等待,就要弃别这个苦吟之人,从诗人的感受和无可奈何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感到他对春天的无限眷恋之情。

  

image


  三月三十日,就是诗题中的“三月晦日”。晦日,指每月的最后一日。这句看似平平,实际很特别,因为这天也是春天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送春,意义自是很不一般,这就为下联的不睡送春、苦吟惜春之意埋了伏笔。

  “风光别我苦吟身”,这一句是上承题意,既说明送春之人的愁苦,更表示对春天的依依难舍的心情。苦吟一词,虽是直说,没有渲染,却情真意切,胜似渲染,苦苦惜恋春光的情和态,简直如在眼前。

  

image


  后两句中的“君”指春;晓钟,报晓的钟声。这两句在全诗中正面抒写送春之意,可是诗句中不但无一字提及送春,反而充满了恋春惜春的情态。诗人甚至不睡觉,也要与春共度今霄,直到晓钟敲响之时。这似乎只说明了诗人与春情意的深厚,其实正种难舍的执着之心,包裹着诗人送春之意。

  

image


  贾岛不仅苦吟,而且用情至深,他愿与春共度至晓钟敲响,同时也说明了愿把春送到最后一步,因为晓钟响后便是夏天,春就真的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意太深,以至于反而把送别的仪式疏忽了。诗人不仅情深意长,而且在艺术创作上也深入钻研和思索,千锤百炼的四句话,也启迪了后世千年。

  

image


  细细品味,作者笔下的春不仅是大自然的春天,也许还另有所指。可能是一位心上人,也可能代表一种美好的事物,总之是一些让作者难以割舍的人事。诗人悲婉地说,“风光别我苦吟身”,以至于“共君今夜不须睡”。读者感动于这种悲伤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反思,为何不在春光明媚、佳人相伴时珍惜这份美好?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双鱼谣

唐代 贾岛

天河堕双鲂,飞我庭中央。掌握尺余雪,劈开肠有璜。
见令馋舌短,烹绕邻舍香。一得古诗字,与玉含异藏。

寄慈恩寺郁上人

唐代 贾岛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过京索先生坟

唐代 贾岛

京索先生三尺坟,秋风漠漠吐寒云。
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

送沈鹤

唐代 贾岛

家楚婿于秦,携妻云养亲。陆行千里外,风卷一帆新。
夜泊疏山雨,秋吟捣药轮。芜城登眺作,才动广陵人。

送李馀及第归蜀

唐代 贾岛

知音伸久屈,觐省去光辉。津渡逢清夜,途程尽翠微。
云当绵竹叠,鸟离锦江飞。肯寄书来否,原居出亦稀。

宿成湘林下

唐代 贾岛

相访夕阳时,千株木未衰。石泉流出谷,山雨滴栖鸱。
漏向灯听数,酒因客寝迟。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