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贾岛还俗为哪般?

贾岛还俗为哪般?

  


  遁入空门而还俗者,不在少数,其理由各有不同。有政治因素造成的,譬如唐武宗灭佛时,就有大批僧尼被迫离开庙宇,自讨生活。也有欲根未绝者,为情爱所惑,弃逃空门,如郑板桥做潍县县令时,就断过一宗僧尼私通案,并留下一首令人忍俊不禁的诗:“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 记取当年郑板桥。”再如2012年的成都某寺方丈为一女子高调还俗,举办婚宴,闹得僧俗两界沸沸扬扬。还有为僧时博得某种声名后,还俗为官的,如贾岛和尚。

  贾岛年轻时出家为僧,亦非心愿,只是文场失意后的一种消极选择。在贾岛看来,满腹文才,无仕之处,又找不到靠山,与其苟活,不如了断尘根。如果时机成熟或有了靠山,他会断然拒绝清寂之苦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他知遇韩愈时,热泪盈眶,感激涕零,执弟子礼;还俗应试,还真中了进士,仿佛恩主从中帮忙似的。

  贾岛为僧,不拘寺规戒律,我行我素。譬如午餐后,所有僧侣不得擅自离开寺院,违者当罚。但贾岛不以为然,受不了如此束缚,当出则出,不当出亦出。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他的内心世界昭然若揭。

  贾岛为僧的不守规矩,还可以从其他诗句中看出,如大半夜的,不在寺内做功课,却以访友的名义到处乱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如此不守规矩,表明他俗念未消,功名心很重,而且还有正义感——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如此矛盾的内心世界,缘于他的出身卑微。混迹官场,摆家谱,找靠山,那是少不了的。可贾岛没有。有时运气不济,靠山山倒,或靠山山移。贾岛还俗为官后,虽有一度春风得意,但他渐渐地发现官场的黑暗,腐败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尔虞我诈,令人喘不过气来。所以,贾岛经常借故发泄,如他经过晋国公裴度豪华、奢侈的庭院时,怒火中烧,愤愤不平,当即嘲讽:“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有段日子,贾岛寓居法乾精舍。这是他堂弟无可的修行之所。某日,宣宗微服游访,听有人吟诗,寻声登楼,发现案上有新墨飘香的诗卷,便抄起展示。贾岛觉得此人如此不礼貌,就毫不客气地将诗卷夺过来,还出口不逊:“你也懂这个?”他做梦也没想到,此人竟是圣上!遭到这等事,只怪自己倒霉。没多久,他被贬出长安,到外省做了一个小县的主簿。

  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正如姚合《寄贾岛》所说:“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贾岛一生,俗未俗,僧未僧;虽为官,却职微,俸难养口;死时,家徒四壁。据说只剩下一头病驴和一尊古琴,令后人嘘唏不已。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思游边友人

唐代 贾岛

凝愁对孤烛,昨日饮离杯。叶下故人去,天中新雁来。
连沙秋草薄,带雪暮山开。苑北红尘道,何时见远回。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

唐代 贾岛

曲阳分散会京华,见说三年住海涯。别后解餐蓬虆子,
向前未识牧丹花。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
蹋雪携琴相就宿,夜深开户斗牛斜。

旅游

唐代 贾岛

此心非一事,书札若为传。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
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

病起

唐代 贾岛

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杯。

代旧将

唐代 贾岛

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
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题皇甫荀蓝田厅

唐代 贾岛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