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著名诗人贾岛在房山的遗迹:贾岛墓

著名诗人贾岛在房山的遗迹:贾岛墓

  

  您已知,以苦吟名世、以“推敲”入典的唐代著名诗人贾岛(779——843)是房山人。贾岛在房山有许多遗迹,为其原籍房山的历史提供着见证。那么,贾岛在房山有哪些遗迹呢?

  


  文物文化学者杨亦武撰有《房山贾岛遗迹》一文(见《北京文史资料精选·房山卷》,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在该文中,杨亦武先生经考证,向世人展现了贾岛在房山的三处遗迹。关于这三处遗迹的介绍,本公共号逐一为您呈献。今天呈献其中之二:

  贾岛墓

  贾岛墓,在房山城南15华里处的二站村,墓侧是清代建贾公祠遗址。现有二清碑,一为贾岛祀地碑,康熙三十九年(1700)立;一为重建贾公祠碑,嘉庆二十三年(1818)立。世称贾岛墓有三处,一在安徽当涂,一在四川安岳,一在河北涿州。所谓河北涿州贾岛墓,实际即此处。

  


  据唐人苏绛《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铭》记载,贯岛生前为普州司仓参军,唐会昌三年(843)卒于官所。次年,夫人刘氏承其遗愿,择安岳县扶风乡南岗葬之。那么,四川安岳贾岛墓为贾岛墓所,安徽当涂贾岛墓及房山二站贾岛墓当均为其衣冠冢。

  贾岛墓岁久荒没,年代失考。明正德十一年(1516),监察御史卢其按行至房山,访得贾岛墓,读仆断碑有据,乃崇茔植碑,并为辟地三亩。明大学士李东阳另书一碑,由房山知县曹俊立于墓址。碑额篆书“唐贾岛墓”四字,碑阳题七律一首:“百尺桑乾绕帝京,浪仙曾此寄浮生。葬来诗骨青山瘦,望尽荒原白草平。地无椒浆供庙祀,有人骢马问村名。穹碑四尺标题在,词赋风流万古情。”从此贾岛墓重昭于世。入清,墓地被旗人圈占,贾岛墓再度芜没。

  康熙三十年(1691),四川营山人罗在公来房山任知县,翻阅县志,得知房山有贾岛墓,于是向人探询所在,竟无人知晓。罗在公又躬亲访查,结果徒劳而归。康熙三十五年(1696),罗在公因公事至琉璃河,归途经二站村南无意发现了贾岛墓。当时贾岛墓已荒芜不堪:“残碑高三尺余,篆额为‘唐贯岛墓’云……观其地,广不盈丈;睹其冢,高不过尺,践踏已甚也。”

  找到了贾岛墓,罗在公喜出望外,随即将贾岛墓整修一新,并欲筹建贾公祠。皇庄黄麟图施地六亩于墓侧,又“募金钱于有力者”。康熙三十七年(1698),贾公祠在贾岛墓南侧落成。罗在公撰《创建贾公祠记》,勒碑祠中。

  


  《创建贾公祠记》记述了创建贾公祠的概况。当时在贾岛墓建三间祠堂,供奉贾岛遗像。因为贾岛早年为僧,又在祠堂前建三间佛殿。考虑到贾公祠若无人住持,久后势必荒芜,于是又在祠堂东西两侧各盖三间禅房招募僧人居住。贾公祠落成之日,罗在公欣然带领乡里绅士前往拜谒。

  创建贾公祠时,有这样一段趣闻:清顺治初,户部圈地时顾念贾岛为房山乡贤,特留祀地五十五亩,后来一向被僧人修实据为己有,此番被清查出来。于是房山县具详“守道”,请示将祀地收归贾公祠所有。“守道”上呈“部院”,经查核属实,准许将祀地收归贾公祠,将修实驱逐出境,并为五十五亩祀地选择有德耆老,责成典守,每年地租除备办祭祀外,其余留作修祠之费。事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即创建贾公祠两年后。同年,知县罗在公为此事勒碑祠中,此碑尚存,即今贯岛墓南碑。

  贾公祠创建后,历时百年有余,风霜雨雪的侵蚀使其大失旧观。嘉庆二十二年(1817)春,祠内住持道人贾元明、孙元玉主持重修贾公祠。一年后,住持道人贾元明等委托孙锦撰写《重修贾公祠碑记》,勒碑祠中,即今贾岛墓北碑。

  


  贾公祠,位于贾岛墓的南侧,坐北朝南,祠门嵌有楷书横额“贾公祠”。山门内供韦驮像。殿内供三教祖师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像。神龛上悬木匾,曰“殊途同归”。此殿原为佛殿,供释迦牟尼佛,以应贾岛早年的浮图生涯。再进即贾公祠主殿——贾岛祠堂所在。院落宽敞,东西禅房各三间,正殿三间,内供贾岛像,殿门匾额:“推敲佳话”;殿柱楹联:“千古文章配东野,一生知己属昌黎”。贾岛塑像危襟端坐,冠服垂绅,颀长清癯。二侍恭奉左右,分捧书剑。

  贾公祠在清代颇负盛名。自康熙年间创建以来,一些社会名流、文人墨客,谒者来往不绝。瞻仰之余,或题咏于壁,或勒诗于石。一时间堪称京畿名胜。如杨衔《贾浪仙祠》:“苦吟踏遍郭西山,一去长江竟不还。谁把香花供岛佛,更无李洞在人间。”甘运源《贾公岛墓》:“落拓长江薄,房山旧有村。当年冠盖客,遗迹几人存。不见骑驴者,清风满墓门。欲携一壶酒,松下酹诗魂。”

  出贾公祠后门,即贾岛墓。墓冢不甚高大,松柏环绕,大皆合抱,黛色参天。墓前祠后有碑亭,亭下树贾岛墓碑,高三尺,明正德十一年(1516)大学士李东阳书碑。此碑原立在墓家上,贾岛祠创建后,又建碑亭,于是移于亭下。

  贾公祠东侧,还有跨院,院南设柴门供人出入。进跨院,小径北行,院分东西。西侧是菜圃,守祠人在此种菜。东侧是谷场,秋收时村民借此打轧。谷场北端备有碾磨。行至碾磨处,小径西转,穿过朗月圆门进入贾公祠后院,院内三间正殿便是贾岛的祭祠,从这条路线也可出入贾公祠。

  1956年,贾公祠被拆,用来盖小学校和其他公共用房。1963年,贾岛墓被掘,往日贾岛墓与贾公祠的所在而今夷为田野和麦场。墓祠中有价值的碑碣文物大多荡然无存。至于拜谒者题咏,除《房山县志》录载的一部分外,更是无得而存之。后来,翻盖二站村小学校舍时,曾拆出一方署名定甫德宝的七律诗刻。

  


  而今,贾岛墓受到房山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块遗碑立于墓址上,并把贾岛墓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经兴废的贾岛墓重兴有日。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寄长武朱尚书

唐代 贾岛

不日即登坛,枪旗一万竿。角吹边月没,鼓绝爆雷残。
中国今如此,西荒可取难。白衣思请谒,徒步在长安。

旅游

唐代 贾岛

此心非一事,书札若为传。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
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

送徐员外赴河中

唐代 贾岛

原野正萧瑟,中间分散情。吏从甘扈罢,诏许朔方行。
边日沉残角,河关截夜城。云居闲独往,长老出房迎。

酬朱侍御望月见寄

唐代 贾岛

他寝此时吾不寝,近秋三五日逢晴。
相思唯有霜台月,望尽孤光见却生。

寄武功姚主簿

唐代 贾岛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
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
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
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

题李凝幽居

唐代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