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写给贾岛很感人的一首诗,肯定了他的才华,赞美了他的文章

韩愈写给贾岛很感人的一首诗,肯定了他的才华,赞美了他的文章

  


  韩愈与贾岛的相识,可以写成一部小说,很具有戏剧性,当年贾岛由于家境贫寒,于是被家人送去了寺庙出家,无非是为了减除家庭负担,也希望他可以在另一个环境下成长,所以贾岛尽管没有上过私塾,但是一样能够识文断字,毕竟每天跟着寺庙里的老师傅诵经,慢慢地自然而然也就识字,也能够读文章,后来又自己开始学习写诗。有一天他在长安的大街上一边走路一边想着诗句,不成相一头撞在了韩愈的马车上,当时的韩愈可是一代文宗,并且是身居高职,觉得读书人的追捧。

  


  贾岛当时很惶恐,连声道歉,但是韩愈没有责怪,听说是在想诗句时,也来了兴趣,从马车上下来,两人于是开始讨论起了诗句来。贾岛正是在写《题李凝幽居》,里面有两句:“僧敲月下门。”不知道应该用推,还是用敲,最后经过韩愈的点拨,还是使用了现在的这个“敲”字,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最终是成为一首经典名篇。

  那么两人的这次相遇,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韩愈劝说贾岛还俗,还去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很可惜没有通过。此后他跟着韩愈,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了“韩孟诗派”最重要的一位诗人。贾岛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过人的才华之外,韩愈对于他的提携那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此韩愈还写过一首诗给贾岛,也就是这首《赠贾岛》,充分地肯定了他的才华。

  


  《赠贾岛》

  唐代:韩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韩愈在这首诗中以一种很悲情的口吻来描写,毕竟自己也老了,当时的孟郊也逝世了,这也使得“韩孟诗派”受到了挑战,而他正是希望贾岛能够撑起这一诗派,让它能够发扬光大。事后也证贾岛没有辜负韩愈,成为了一这诗派后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诗人。

  


  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也被后世称为“诗奴”,他写诗很慢,但每一句都是精雕细琢,为此他自己还写诗评价过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他的作品别具一格,最终能够在唐朝诗坛占据一席之地,这本身就很了不起,要知道那个时代涌现出大批的诗人,可是贾岛在其中又是独树一帜,所以说非常的难得。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这开篇的两句,便是写得很是伤感,现在孟郊早已逝世了,而且就葬在了北邙山,他的逝世也是诗坛的一大损失,从此风云突变,整个天空都变得暗淡。在这两句诗中,正是告诉了贾岛“韩孟诗派”失云了一员大将,以后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最后这两句更是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情怀,韩愈正是害怕会后继无人,所以内心是很伤感,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文章会断绝,会没有继承人,但是好在还有你贾岛,你在这人世间,也就使得这文章能够代代相传。在这两句中,韩愈高度赞扬了贾岛的才华,说明他是很欣赏贾岛。

  


  韩愈与孟郊组成的“韩孟诗派”,正是讲究以奇制胜,往往每一句诗那都是精雕细琢,正是这样的一种创作理念,也是深深地影响了贾岛。而在这首诗中韩愈更多的是褒奖了贾岛,同时对于他也是有着很高的期望,认为他会成为一代文宗,一定会在唐朝的诗坛大放异彩,事实也正中如此,可见韩愈的眼光是很独到。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代旧将

唐代 贾岛

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
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望山

唐代 贾岛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雨旬。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雨掬波,洗荡千万春。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雨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题隐者居

唐代 贾岛

虽有柴门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
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

方镜

唐代 贾岛

背如刀截机头锦,面似升量涧底泉。
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

詶厉玄

唐代 贾岛

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

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

唐代 贾岛

楚水临轩积,澄鲜一亩馀。柳根连岸尽,荷叶出萍初。
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夕阳庭际眺,槐雨滴疏疏。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325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