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范仲淹:命运给了他一幅最烂的牌,却打得比别人都好

范仲淹:命运给了他一幅最烂的牌,却打得比别人都好

  康定初年,北宋名将范仲淹为抗击西夏驻守西北边疆。

  衡阳雁南飞,边声连角催。落日孤城闭,人愁归不归。

  长风起,大漠横亘,孤城深锁,而是否有一个身影铸在那面土城墙上,凝视远方,思绪万千。血,凝在锋刃间,夜里斩一缕孤独的月光,捧一碗浊酒,向夜深处探去,一眼落了泪,一眼却又充满了忧思与挣扎。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范仲淹,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范文正。也许他不如李杜苏辛那样有名气,也许他也没有留下太多的诗作词篇,但我想,当任何一个人了解他,走进他时,一样会有所触动。于是,他就成了我们所敬仰的范文正。

  


  壹·年少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宋史·范仲淹传》

  范仲淹,生于苏州,两岁父亡,母改嫁他人。长大后得知身世,离开母亲,独自求学。还记得有一个故事:范仲淹求学时,异常贫穷,便将粥食冻起来,分成四小块,每一餐吃一块,再就口咸菜。

  风霜。坚强。

  但世间也有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贰·仕途

  还好,老天还有所眷顾他,范仲淹终于在26岁时考上进士,正式为官,九品。

  32岁,调任泰州西溪,管理盐务,因黄海长期泛滥,危害百姓,并主持重修海堤。

  可人生哪有一直平步青云,“甜”还是短暂的,所谓“起起落落落落落”。

  40岁时,赶上当朝执政太后(刘娥,宋真宗章献皇后)庆生,准备大办。那时仁宗19岁,准备携百官贺寿。但范仲淹却上奏:皇上,这样带着百官大操大办,不免失了礼节,带着家人办就行啦。

  后来,更是上书请太后还政于仁宗,结果奏章石沉大海。可这一来,太后又怎么会高兴。

  贬。

  后来刘太后去世,范仲淹重回朝堂,又因阻止仁宗废郭皇后,又被贬。

  几年后再次重回,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献《百官图》,而被诬陷“勾结朋党”(景祐党争),贬。

  《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作为一个政治家,范仲淹的仕途可谓是风波不断,最后甚至死在了被贬的途中。但他更是一个有信仰,有底线的政治家。有忠,亦有勇。有执着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忠诚,也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勇气与气节。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叁·战场

  西夏进犯,范仲淹被指为大将,出征沙场,于大漠深处,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州的秋日,也许有红枫缠绵在枝头,秋水潺潺,黄花满地,浓烈中饱含着一丝淡雅。可这不是苏州,而是西北边境。

  只有大雁南飞,头也不回;只有角声四起,边声不断;只有孤烟爬起,落日无情。他想回家,却也会不得,战事未完,国家仍有危难,如何回家。

  想回,回不得。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泪,有对家的怀念,有对战事进程的担忧,有纠结,有无奈。

  也许是情到深处,使得词作更具英气。范仲淹之前的词风,多为婉转含蓄,多为秦楼楚馆所吟唱,写的是春花秋月,却也有些矫揉造作。

  世人多认为是苏东坡扭转了宋词的风格,一转婉约为豪放。但他的前辈范希文早有突破,将豪迈之风写进宋词,开辟词坛新境界。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再来看这一首。似乎有些婉约之色。上片写景,有绵长的感觉;下片写情,依旧是思乡愁苦。但开篇便是“天”“地”,你所看见的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单单是用景物的铺排构成一幅有边界的画面,而是一卷永远不可绘尽的山水图。

  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与“地”,“连”与“接”,空间上的广阔绵长,依旧让人荡气回肠,不减豪迈之气。

  但下片写情,你还是能看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内心的细腻、复杂的思乡之情。烈酒在肠中被愁绪撕扯,慢慢地融化、堆叠,最后在一名将士的眼中凝住。

  不知喝的是酒,还是愁。

  他要忍,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及常人所不能及。

  因为他的背后不仅有家人,也有一个国家、民族。

  


  肆·命运

  战场磨砺后,局势稍稳,范仲淹重回朝中任职。

  庆历年间写下《岳阳楼记》,不仅是个人理想抱负的见证,也成为了中国文人政治家的信仰坚守的模范。

  之后的人生,他推行改革,在邓州、杭州、青州等地辗转调任。

  64岁,在去往颍州的路上,于徐州与世长辞,谥号“文正”。

  命运给了范仲淹一幅最烂的牌,却打得比别人都好。

  家世不如人,求学也是艰苦,仕途还起起落落,被贬多次,但他依旧是我们所敬仰的范文正。

  他有他的政治抱负:思君忧民,敢于直言。没有站队,只有站对。

  他有他的军事才能:敢拼,敢忍得了寂寞,感牺牲自我而成全国家与百姓。

  他有他的文学造诣:深而具有突破性。

  他有他的道德修养:勤俭而贤良。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

  所以他是范文正,从古至今他都是一个备受尊重与敬仰的“男神”,一个全方面发展的名臣、名将与文人。

  人之所以能千古不朽,在于他精神长存。如今,当我们敬仰先人时,是否能想到当这个时代也成为历史时,会不会有人也想我们敬仰先人一般敬仰我们。

  尊重现时已有的,并创造现时未有的。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其七

宋代 范仲淹

万钟谁不慕,意气满堂金。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

应製赏花钓鱼

宋代 范仲淹

万汇嘉亨日,皇心豫宴辰。
华林新濯雨,灵沼正涵春。
帝幄纷仙花,天钩掷锦鳞。
洋洋颁睿唱,赓颂浃簪绅。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宋代 范仲淹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岁寒堂三题 其二 君子树

宋代 范仲淹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和运使舍人观潮 其二

宋代 范仲淹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青郊

宋代 范仲淹

青郊鸣锦雉,绿水漾金鳞。
愿得郢中客,共歌台上春。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277篇诗文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