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范仲淹的一篇文章 让国人误解千年

范仲淹的一篇文章 让国人误解千年

  


  到岳阳,登岳阳楼,就会想到以《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的范仲淹。很多国人认为,范仲淹在岳阳楼上,看到眼前优美景色,胸中生发无限情感,于是写下千古名篇。但实际上,范仲淹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看图写出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范仲淹

  范仲淹曾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流放到了河南邓州。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且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邀请作者凭借此图作诗。

  当时,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被贬,范仲淹就借此机会,一方面规劝朋友,另一方面抒发自己的理想,才有了《岳阳楼记》当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用这些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的句子规劝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

  


  那么,能否说《岳阳楼记》是范仲淹“闭门造车”呢?其实以写作为生的诗人和作家,一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力。比如苏东坡游错了赤壁,照样写《赤壁赋》;没到过漓江的韩愈,照样写出了“江作青罗带,水如碧玉簪”。艾青写《火把节》也是出于想象。

  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并非是闭门造车,他在写作的时候是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力。

  


  少年范仲淹曾在澧县读书。历史记载,范仲俺的父亲曾在澧县东邻的安乡县做官。安之乡和岳阳同为湘北门户,一东一西,隔洞庭湖相望。在澧县、安乡生活过几年的范仲淹自然对洞庭湖十分熟悉,感悟颇多,所以写起《岳阳楼记》驾轻就熟,一气呵成。比如说“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般形象而又具体的文字,是范仲淹对生活的亲历体验。

  另一方面,范仲淹写作之妙,在于扬长避短。没见过岳阳楼,他就多用自己的想象,对岳阳楼周围的景色进行描写。他把八百里洞庭风光描绘得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把洞庭湖的风光与岳阳楼周围的景色进行融合,用洞庭湖水的波澜,衬托自己胸中的波澜。

  


  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坐在河南邓州的百花书院,面对老友滕子京的来信和随信寄来的《洞庭晚秋图》,心情激动,浮想联翩,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随后他大笔一挥,一篇散文经典之作《岳阳楼记》就此诞生。

  范仲淹仅仅面对一纸图画,就能写成传世美文,可见这位宋代文学大师功力之深厚,学识之渊博,想象之丰富。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宋代 范仲淹

本非桃李色,佳节敢先开。
席上无言晚,霜前幸未摧。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
愿上金樽寿,何伤蝶不来。

过太清宫

宋代 范仲淹

丑石危松半绿萝,函关真相玉鹾峨。
谁言仙道求难至,自愧阴功积未多。
渺渺云霞开绛节,雝雝鸾凤答空歌。
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

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

宋代 范仲淹

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
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洲。
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
刘琨增坐啸,王粲斗销忧。
秀发千丝堕,光摇匹练柔。
双双翔乳燕,两两睡驯鸥。
折翠赠归客,濯清招隐流。
宴回银烛夜,吟度玉关秋。
胜处千场醉,劳生万事浮。
王公多雅故,思去共仙舟。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代 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赠棋者

宋代 范仲淹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
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
接胜如云舒,御敌如山止。
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
入险汉钭危,奇兵翻背水。
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
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
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
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
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宋代 范仲淹

祖述贤人业,何因降玄乡。
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气公冲斗,雄源甚决潢。
月中灵桂老,春外实芝芳。
远似天无翳,清如塞有霜。
日星图舜禹,金石颂成康。
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
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
崧岳词欺甫,甘泉价掩扬。
满朝当讽诵,终古岂遗忘。
恍若探龙际,森疑履虎傍。
半生游此道,观海特茫茫。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277篇诗文

诗人范仲淹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