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范仲淹在邹平

范仲淹在邹平

  

  范仲淹,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后随母迁徙至邹平长山,随继父姓,取名朱说。他自幼勤奋好学,攻读不辍,在邹平生活二十余载。醴泉寺、读书洞都留下了他求学的足迹,也留下了“划粥断齑”“潜洞治学”“窖金捐僧”等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他的勤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都与邹平的山水融于一体,其先忧后乐的人文思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弘扬地方文化,让范公精神激励后人,今粗略梳理范仲淹有关事迹,以三字成句格式,遂作此篇,不妥之处,敬请文友指正。

  范公谣

  

image


  范仲淹塑像

  话梁邹,好风景,

  黛溪湖,水碧清。

  湖岸边,雕像生,

  塑名人,范文正。

  越千年,岁月匆,

  思往事,人动容。

  范希文,太不幸,

  两岁时,父疾终。

  家道落,苦伶仃,

  随母迁,长山行。

  


  生于徐州

  随继父,朱说名,

  寄厚望,期大成。

  明事理,受启蒙,

  爱勤学,少书生。

  家贫寒,励志行,

  求学问,到庙中。

  日读书,下苦功,

  饥饿时,闻寺钟。

  


  范仲淹当年寄读的醴泉寺

  人去时,饭已空,

  无可奈,返归程。

  怜惜才,是高僧,

  授文业,送面饼。

  饿欲食,不见饼,

  有老鼠,来钻空。

  追寻时,不见踪,

  荆树下,有鼠洞。

  


  范仲淹刻苦攻读

  心好奇,挖深坑,

  掀石板,金银瓮。

  不贪财,复原封,

  日后时,做他用。

  数年后,火突起,

  原寺院,灰烬中。

  老方丈,苦无奈,

  思故人,寻范公。

  跃千里,相求助,

  范仲淹,念昔情。

  未赠金,未赠银,

  回高僧,信一封。

  话荆树,吐真情,

  荆树西,荆树东。

  现金银,各一瓮,

  修寺庙,济众僧。

  感其恩,建祠堂,

  高风节,人称颂。

  


  范仲淹读书洞

  醴泉寺,响钟声,

  耳边鸣,心不宁。

  外出寻,黉堂岭,

  山脚下,天然洞。

  甚喜爱,在其中,

  立志向,在心胸。

  日划粥,四份整,

  山野菜,绿莹莹。

  


  范公祠中的壁画

  山涧水,甜又清,

  喝一口,脑清醒。

  春来时,花木葱,

  夏天到,忍蚊虫。

  西风过,满地红,

  雪花飞,更寒冷。

  苦读书,不放松,

  寒暑往,三年整。

  后游学,辞母行,

  到南都,踏征程。

  


  范仲淹苦读不辍

  昼夜读,下苦功,

  未解衣,五年中。

  昏欲睡,冷水惊,

  怀天下,志恢弘。

  后出仕,取功名,

  溯宗原,复范姓。

  抚济困,爱百姓,

  问疾苦,勤为政。

  兴办学,重施教,

  念苍生,堤防洪。

  苦戍边,塞下风,

  身士卒,建奇功。

  

image


  范公堤遗址

  为国家,图新政,

  遭罢黜,忘辱荣。

  岳阳楼,忧乐定,

  广诵传,留世名。

  范仲淹,在邹平,

  故事多,待传承。

  今少年,须勤学,

  有榜样,效范公。

  


  这正是——

  迁徙长山

  往事千年话范公,

  适逢两岁父疾终。

  迁移随母长山去,

  辛苦求学度日匆。

  潜洞苦读

  黉堂岭下读书洞,

  勤苦三年是范公。

  楼记岳阳忧乐事,

  流芳千古树高风。

  赞范公

  掩卷遐思忆古贤,

  先忧后乐岳阳篇。

  千年跨越真名士,

  文正功德万口传。

  读书洞

  梁邹俊秀有奇峰,

  古道崎岖探旧踪。

  穿越千年忧乐事,

  黉堂岭下问书生。

  传承范公精神

  梁邹山水育贤人,

  忧乐情怀贯古今。

  后世俊彦多立志,

  效学名相范希文。

  范仲淹赞

  宋代良臣范仲淹,

  一生辛苦志忠坚。

  先忧后乐家国事,

  千古英名誉世间。

  赞希文

  希文幼岁到长山,

  立志修学困苦间。

  勤政为民一宰相,

  岳阳楼记诵佳篇。

  再赞范仲淹

  希文随母到长山,

  刻苦攻读志向坚。

  陋洞光阴跟日月,

  醴泉春夏度华年。

  屯边守塞传佳话,

  勤政宽民是美谈。

  后辈祝君多努力,

  岳阳楼上再新篇。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咏史五首其四·商人

宋代 范仲淹

履癸昆吾祸莫移,应天重造帝王基。
子孙何事为炮烙,不念嘻吁祝网时。

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

宋代 范仲淹

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
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洲。
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
刘琨增坐啸,王粲斗销忧。
秀发千丝堕,光摇匹练柔。
双双翔乳燕,两两睡驯鸥。
折翠赠归客,濯清招隐流。
宴回银烛夜,吟度玉关秋。
胜处千场醉,劳生万事浮。
王公多雅故,思去共仙舟。

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赠之

宋代 范仲淹

泰山采芝人,吏隐清淮滨。
金函秘实籙,奉之如高真。
谓子有仙志,兴言一相示。
叩头鸣天鼓,玉书粲然异。
白云引轻素,朱丝闻灵篇。
题云天实岁,传于任凤仙。
兵火换九州,于兹三百年。
非有灵物持,此书安得全。
绿字起龙蛇,丹文挂星斗。
六甲当奉行,百神乃奔走。
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
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服此上清籙,上清庶可攀。
无为尘土中,草草凋朱颜。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四

宋代 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公馀午睡浓。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

天平山白云泉

宋代 范仲淹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
隐照蛟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润腾云飞,散作三日霖。
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群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长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价,北斗量黄金。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宋代 范仲淹

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

何以宠此行,行歌降神颂。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277篇诗文

诗人范仲淹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