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宋词故事:千古痴人晏几道,冷眼倨傲换来半生蹉跎

宋词故事:千古痴人晏几道,冷眼倨傲换来半生蹉跎

  千古痴人晏几道的人生悲剧

  他是晏殊的儿子,但性格一点也不肖乃父的中庸圆融,而是被誉为“千古痴人”。

  晏殊的小令已独步当时的文坛,可他的小令,竟被称作“宋词小令第一”。

  他是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又称“晏小山”,与其父并称“二晏”。

  1055年,晏殊去世了。这一年,老七晏几道才十七岁,尚未举行冠礼。年少失祜,二哥和二嫂承担起了父母的职责,从生活和学业两方面照顾着他。

  父亲晏殊官至宰相,他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荫蔽着整个家族。父亲逝世后,尽管几个哥哥也在朝为官,但到底势力不如。

  


  昔日门庭若市的晏家遭受一些冷遇,也在意料之中。但这个心思纤细敏感的少年受不了这种冷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变得狂傲起来,对父亲的旧识们都出言不逊,对官场人事更犀利评议。

  现代心理学会告诉你,极度的自负背后,是自卑。

  世上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宽容,要寻隙总是容易的:一个叫郑侠的无名小卒,原是王安石的学生,但因为反对变法跟自己恩师死磕,晏几道很欣赏,主动跟人家往来。结果,郑侠惹怒皇帝被治罪,政敌们从郑家搜出晏几道的赠诗,于是,他也被抓进了大牢。哥哥们想尽办法营救他。

  最后,神宗一锤定音,他读了那首诗,夸晏几道有才。

  晏几道被放了出来。哥哥们告诉他,为了营救他,家里牺牲了多少产业,这一切都罢了,只希望他从此能改过自新,安安心心走仕途经济之路。他不置可否,很久,才冷冷一笑。

  


  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晏几道彻底看透了,他变得更加孤傲。

  官场,晏几道是不屑经营的。他将爱好寄托在了藏书上,“叔原聚书甚多,每有迁徙,其妻厌之,谓叔原有类乞儿搬惋。”

  因为贫穷,生活也就动荡,时常需要搬家。因为书太多,妻子很厌烦,说他如同乞儿还要搬书。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晏几道的家境,已破落到“朝盛负余米,暮贮籍残糟”、“挑宜筇作杖,捧称葛为袍”的地步,家人时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以门下多出名士著称的宰相的儿子啊!好友黄庭坚感慨无限,说他是个痴人,共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

  应该再加上第五痴:情痴。

  


  他的每一首词,差不多都与爱情有关。后人评价,古代词人有三大情痴,晏几道名列其中,还有两位,一位是南唐的李后主,一位是清初的纳兰容若。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和柳永笔下的诗诗、香香们不同,晏几道笔下的女子不是青楼妓女,而是家养的歌妓。当然不是他养的,他连自己都养不活。

  词中确切记载的莲、鸿、蘋、云,这四位是他的好友沈廉叔与陈君龙家的歌女,个个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每当和这两位朋友聚会,晏几道就要写几首词让她们唱,“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听之,为一笑乐”。

  他在《虞美人》中写小鸿:“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而写小云则说:“双星旧约年年在,笑尽人情改。有期无定是无期,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

  


  但最倾心的,是小莲和小蘋。

  小莲娇俏活泼,能歌善舞,“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她还十分顽皮,“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居然恼恨杏子成丛满树,挡住了她偷窥的视线;有时她也任性,“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没有酒量,却故意抢着喝,然后借着醉意,把筝弹得如金蛇狂舞,“脸边霞散”,惊艳极了!

  而小蘋却清幽得像是姑射仙子。在微微的细雨中,她立于一地落花之中,手抚琵琶,娇柔不胜罗衣。“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玉兰。

  彩云易散琉璃脆,后来,好友沈廉叔早早过世,陈君龙也卧病不起,莲、鸿、蘋、云这几位歌女也都散了。

  


  晏几道忘不掉她们。他和曹雪芹很像,都曾是绮罗丛中娇养大的公子哥儿,钟鸣鼎食之家,后来竟沦落到举家食粥。曹雪芹创造了大观园来寄托往日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而他,就在那几个美丽佻巧的歌女身上,寄托了自己最真挚的深情与信任。

  一次酒宴上,他竟然意外和其中一位相遇了,恍若惊梦。惊喜交加又无限伤感,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当朝大儒、素以严肃著称的道学名家程颐看了,也忍不住赞叹说,这是鬼语啊!惊喜之后,是深深的失落。相逢又能如何?接下来还不是无期的离别。

  他决心振作,试图改善自己的际遇。于是他一反常态地写了一首新词,献给父亲的门生、当了高官的韩维,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没想到,韩维板起了道学面孔,责骂他“才有余而德不足”。好容易鼓起来的一点心气,被这一瓢冰雪浇透了。

  


  从此,他坚定了“远离权贵”的念头:蔡京喜欢他的词,几次邀他写新作,他理都不理,后来推辞不过,才勉强写了两首《鹧鸪天》应付;苏轼来拜访他,他闭门不纳,说“当朝大官有一半是从我家走出的,我都没空见他们”,苏轼只能一笑了之;两个姐夫,富弼官至宰相,杨察位居礼部尚书,几个哥哥也都在朝为官,他不仅不开口相求,甚至对他们冷脸相向;他躲在自己的封闭、狭小天地里,除了仅有的几个好友,他拒绝见任何人。

  不仅拒绝见人,他也拒绝接受流行的慢词。他顽固地坚守晏殊时代的观念,视柳永引导的慢词为“下里巴人”,只愿意沉醉在“阳春白雪”的小令创作里,写那些柔情似水、回肠荡气的悲欢离合、困顿潦倒、无法遣怀的深愁遗恨。

  当然,由于他的努力,使得小令的技法有所发展,日臻纯熟,也丰富了小令,使小令更加多姿多彩。小晏词,成了小令的最后一抹夕照,灿烂无比,也迅速走向没落。

  


  任世间如何变迁,他只冷眼相看,固执地守着自己一方天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千古伤心人”的小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空谷少有回音。

  600多年后,有一位名为纳兰性德的词人,延续了他的缠绵悲怨词风,在清朝红得发紫,被大家赞为“清代的晏小山”。

  九泉之下,晏小山当含笑浮一大白。

  晏几道经典词作解析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词故事:小蘋初见

  晏几道这首代表作《临江仙》,另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

  有一年,晏几道的父亲晏殊带着他回乡省亲。正巧,抚州知府和晏殊相交甚好,热情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那时晏几道才十五岁,在抚州知府的后园“金园”,他第一次见到了知府十四岁的女儿小蘋,一见倾心。此后,晏几道经常到金园找小蘋玩,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但都年少羞怯,“I love youmore than I can say”。

  省亲期满要回京了,一对小男女依依分手。多年以后,小蘋的父亲因事被诬,发配岭南,在路上绝食而亡。小蘋也在卖身葬父后沦落为妓,不知所踪。听到这个消息,晏几道悲愤难忍。他重回金园,却已物是人非,不免泪湿衣衫,于是吟成了这首千古绝唱。

  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评析

  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

  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常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pàn)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gāng)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宋词故事:情真到痴

  晏几道是当时宰相晏殊的儿子,人称小晏,少年时过的是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家道中落,又不屑于仕途,唯有与朋友饮酒填词作乐。是不是跟贾宝玉很像?

  晏几道的朋友沈廉叔、陈君宠家中有四个美女歌姬蘋、云、鸿、莲,小晏很是喜欢。聚会时小晏总会写几首词交给她们歌唱,然后三人持酒欣赏为乐。然而好景不长,这俩朋友或病或死,四位歌姬也随之流散,小晏无可奈何,只有填几首追忆的词聊作怀念。

  一次,小晏在别家的宴会上竟然再次见到其中之一,激动之余写下了这首《鹧鸪天》。旧人重见,当年光景,别后情怀,一时都上心头,但都是欢喜,犹在梦中。其实,小晏很多词所表达的并不全是男欢女爱之情,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欢喜、眷念。他更关心这些歌姬的内心情感、身世遭际。

  他的感情既真又痴,难怪后世有人评价说,历代词人中最痴情者有三,李后主、晏几道和纳兰性德。

  


  生查子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木兰花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

  墙头丹杏雨馀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

  紫骝(liú)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王和尚解词

  


  晏几道写情沉郁顿挫,除感情真挚外,艺术表现上也别具一格,这就是:以婉曲的方式表情达意,尽量避免尽情直泻。此词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是一首以深婉含蓄见长的言情词。

  上片前两句写旧地重游时似曾相识的情景。在这秋千院落、垂帘绣户之内,仿佛有一位佳人在把笔题诗。一位佳人当窗题诗之美景,当系词人旧地重游所想见的,这位佳人已经不在了。

  上片歇拍两句,主要写词人从外面所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景色所触发的情思。此时词人恍如从幻梦中醒来 ,眼前只见一枝红杏出墙头,几树绿杨飘白絮。

  过片用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对这位佳人的怀念。结拍词意陡转 ,从佳人写到自己 。然而似离仍合,虚中带实,形象更加优美,感情更加深挚。

  此词以深婉含蓄见胜。黄蓼园《蓼园词选》分析此词 :“首二句别后,想其院宇深沉,门阑紧闭。接言墙内之人,如雨余之花 ;门外行踪,如风后之絮。

  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无音信,末二句言重经其地,马尚有情,况于人乎?”然而,这些意蕴,作者都未实说,而是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猜你喜欢宋代古诗词

诉衷情·小梅风韵最妖娆

宋代 晏几道

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南枝欲附春信,长恨陇人消。
闲记忆,旧江皋。路迢迢。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

长相思·长相思

宋代 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梁州令

宋代 晏几道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河满子

宋代 晏几道

绿绮琴中心事,齐纨扇上时光。五陵年少浑薄幸,轻如曲水飘香。夜夜魂消梦峡,年年泪尽啼湘。
归雁行边远字,惊莺舞处离肠。蕙楼多少铅华在,从来错倚红妆。可羡邻姬十五,金钗早嫁王昌。

行香子

宋代 晏几道

晚绿寒红。芳意匆匆。惜年华、今与谁同。碧云零落,数字征今。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
流波坠叶,佳期何在,想天教、离恨无穷。试将前事,闲倚梧桐。有消魂处,明月夜,粉屏空。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宋代 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178篇诗文

诗人晏几道的古诗

宋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