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章贡三咏
宋代 :徐鹿卿
群山涌浪翠周遭,中峙层台气象豪。万里阙庭长在望,定应天眼照孤高。
章贡三咏 其三 翠玉楼
梦跨长虹海上游,寒生肌骨一壶秋。好风吹得时魂醒,自寄云间翠玉楼。
赠曾司户
君家螺江头,我家剑江边。千载会相望,饮水同一川。
朅来古梅关,相识春风前。高义轧层汉,清谭响幽泉。
努力效往哲,勿为时俗牵。
酬正录直学 其一
我生惬幽寻,访古梅花边。道原渺无际,沧海汇群川。
仰之叹弥高,立则参于前。为山始覆篑,掘井当及泉。
端期会真意,可但窥陈编。再拜礼双趺,清风生诵弦。
酬正录直学 其二
剑冰望梅关,山川接邻壤。前哲馀典刑,多士德心广。
曾子重而厚,朱张妙存养。吴子粹而雅,笔耕惩卤莽。
有友五人焉,亦足共清赏。烱然玉韫椟,持此将安往。
酬众士友 其一
行歌有妙趣,声满沧浪边。岱岳宗众山,渤澥倾百川。
今人悉闇投,无因难至前。古人贵渐进,有本如原泉。
周程不可作,三叹抚遗编。正音渺难听,蛛丝润鸣弦。
酬众士友 其二
大鹏息天地,蚯蚓洁槁壤。吾儒苟自适,心与天地广。
受之不为泰,钟鼎备荣养。挽之或不留,林野歌浪莽。
令誉妙文绣,片言荣爵赏。物理有乘除,大来斯小往。
次曾司户见贻之韵并饯其行
闻道常苦迟,生世何用早。洛学此开端,文义富论讨。
高山劳景仰,内境几回照。此心同古今,一理该众妙。
和黎丞梅关岭
峭壁接高天,闲云淡横岭。稍便僧房静,未觉官曹冷。
风月两闲人,山川一佳境。谁欤共兹乐,老仙白垂领。
次瀛父诗
青山闯门户,绿竹窥檐楹。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
季候昔经始,扁以横浦名。亭前两泓泉,吞吐寒蟾明。
方员中规矩,曲水相纡萦。汲溉当瓶盎,观览骈簪缨。
黄君静者徒,磊落千人英。朅来梅花边,一见眼为青。
官居廉泉上,复此逢清冷。诗豪泻银汉,兴逸凌紫京。
回首声潺潺,恍如醉翁亭。
林判府和前韵见示且约暇日论茗次韵为谢
府判再示楹字韵诗再和之
出滩赋滩石
月夜赴郡会归辗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二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三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四
贺判府生子
溪泉命客
春补揭榜史君为诗以农谕学次韵为谢
水调歌头 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杜南安和昌仙词见示次韵酬之
明堂庆成颂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水调歌头(饯提举陈秘丞)
赵簿见和复次韵
酬黎丞见和
酬曾教正
酬正录直学
酬何学宾
减字木兰花·狂吟江浦
贺新郎(钱郭府判趋朝)
汉宫春(和冯宫教咏梅,依李汉老韵)
酬张直学 其二
杜子野惠来禽内碧桃谢以一绝
去年脩禊后三日得南宫捷报于家今年是日与同年赵簿同事泮宫感而赋 ...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二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三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