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章贡三咏

章贡三咏

宋代 徐鹿卿

群山涌浪翠周遭,中峙层台气象豪。万里阙庭长在望,定应天眼照孤高。

诗人徐鹿卿的古诗

酬正录直学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剑冰望梅关,山川接邻壤。前哲馀典刑,多士德心广。

曾子重而厚,朱张妙存养。吴子粹而雅,笔耕惩卤莽。

有友五人焉,亦足共清赏。烱然玉韫椟,持此将安往。

饯罗史君二首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西邻有女出深闺,十二楼中奉盥匜。大德爱怜知有造,小心庄肃但无欺。

请为公祝千年寿,耻学人填半额眉。旧著衣裳今好在,芳心暗逐锦帆移。

酬朱直

宋代 徐鹿卿

儒官领袖得名流,子佩应无在阙游。只要松筠柰霜雪,须知兰菊自春秋。

年龄五十当荣显,风月三千足唱酬。扬善推能需叶赞,有容心地尽休休。

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以诗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鸟篆开端不路锋,锥纱成画体逾工。中间三到屋漏雨,此后仍传壁坼风。

羲献以来名绝学,徽章之外更明公。朝天此去承清问,一片丹心笔阵中。

酬何学宾

宋代 徐鹿卿

笑傲壶中别一天,德人端合享耆年。鸣鸠不栩堪供杖,老骥驰思渠假鞭。

仪表特居终贾上,名声突出胜黄先。熊螭已入佳占未,明月清风渭水边。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莫恨吾琴难入俗,俗人不听韵方高。

府判再示楹字韵诗再和之

宋代 徐鹿卿

别驾宝横道,冷官槁代楹。谁令尘土姿,近映冰壶清。

君家闽山阳,泉以蒙著名。平生养正功,烱烱心地明。

我家古泉溪,四顾岩峦萦。日迂长者辙,来往纷振缨。

湛泉偶趋风,嗽液咀流英。古榕憩阴阴,绿竹哦青青。

泉鸣似唤客,盈耳清音泠。欢谣动海隅,温诏来宸京。

只今游览地,回首真邮亭。

再呈曾佥

宋代 徐鹿卿

去去荣观上国春,几人伫立望车尘。如星于北常怀拱,自海而车不必遵。

檐雨挑灯三益友,锦帆载酒一诗人。勋名自致男儿事,莫倚金张肺腑亲。

水调歌头(饯提举陈秘丞)

宋代 徐鹿卿

岭峤转和气,英荡挟新凉。登车揽辔慷慨,风采肃台纲。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询民瘼,余事到囷仓。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
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广平李勉,归去□平章。唤起昔贤梦,千载续遗芳。

饯罗史君二首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圣朝选表作公卿,如此才猷合要津。上亦知公能体国,心乎济物不谋身。

梅花岭下忽千里,荷橐班中添一人。民愿借留留不得,多应留与十分春。

寄题胡叔轸香山楼诗

宋代 徐鹿卿

笑问香山似旧邪,风流宛是更词华。由江距洛路千驿,以宋继唐诗一家。

今日重檐窥斗柄,向来遗趾面湖沙。莫忘先世规恢策,赢取芳名并冠霞。

酬正录直学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我生惬幽寻,访古梅花边。道原渺无际,沧海汇群川。

仰之叹弥高,立则参于前。为山始覆篑,掘井当及泉。

端期会真意,可但窥陈编。再拜礼双趺,清风生诵弦。

和杜宰送茶韵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月团不遣贡脩门,却寄书痴闭户孙。若把焦坑分品第,浚功端合逊王浑。

黎丞命饮辞之以诗

宋代 徐鹿卿

湛泉问讯十分春,安得支筇踵后尘。不是稽山无贺老,定应坐后畏陈遵。

凫飞渤岛姑容我,马系堂阶解笑人。重约焦坑新茗熟,一瓯相对话情亲。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八

宋代 徐鹿卿

闻道春江潋滟时,滩平如掌棹如飞。何时满却葵丘戍,流水桃花送客归。

和黎丞梅关岭

宋代 徐鹿卿

峭壁接高天,闲云淡横岭。稍便僧房静,未觉官曹冷。

风月两闲人,山川一佳境。谁欤共兹乐,老仙白垂领。

贺新郎(再次韵)

宋代 徐鹿卿

云横远浦。一段秋光烦著语。月下谁家。丹桂迎风一两花。
双凫来去。不踏人间风日处。才入云溪。问我来时总不知。

杂兴 其四

宋代 徐鹿卿

庭兰尚牢落,庭草已勾萌。草与兰何似,东风亦世情。

去岁王监岳以诗饯行且求无垢语录次韵送之

宋代 徐鹿卿

我来横浦访遗言,无垢先生有正传。双迹凄凉城下寺,一书泄露性中天。

向来富贵俱荒草,今日风流尚湛泉。东谷有人知此意,平生耻售蜡黄鞭。

酬曾学录王掌祠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夫君砥柱屹中流,也肯来为泮水游。好句上摩周雅颂,褒词荣水鲁春秋。

高山忽奏音逾古,美玉深藏价未酬。搜遍枯肠难论报,江淹聊欲拟阳休。

徐鹿卿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