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门人杨

送门人杨

清代 戴亨

春风吹飞云,飘飖随所之。交游岂长聚,亦知当乖离。

况君行就官,讵复能久羁。行矣不可留,念我此何时。

弃妇归无家,览镜惜容仪。出亦无所适,入亦长苦饥。

不谓同心友,各自东西驰。征人慕前程,宁知我心悲。

心悲勿复言,且尽今日欢。欢罢还成泣,愿君少留连。

诗人戴亨的古诗

哭陈进士宪图 其六

清代 戴亨

屈指交游更几人,滇南塞北独相亲。荣名苦励英雄志,衰病先摧桐旅身。

寡和焦桐音歇绝,多愁诗句字酸辛。文坛从此谁同调,欲捡残编化作尘。

秋雨不止步海涵百龄原韵 其一

清代 戴亨

柴门闭深昼,心境喜双寂。凉气散疏襟,尘虑一时涤。

晚笋茂新条,萝筱挂颓壁。远籁送微飙,清心闻夜笛。

淅沥响古烟,松窗翠雨滴。

雨后看山

清代 戴亨

望久山无色,苍茫立钓矶。豁然高壁露,知是薄云归。

鹅鸭爱新雨,儿童嬉落晖。世情难尽遣,聊且学忘机。

题运使卢同年抱孙 其十二 乐山图

清代 戴亨

达人无滞情,出处随所宜。茫茫涉宦海,倦游亦应归。

况兹岁云迈,风波时有之。缅彼山嵯峨,终古无改移。

山椒招白鹤,山麓采紫芝。烟霞换身骨,岁久不自知。

乐山诚至计,勿为世所欺。

题采药图

清代 戴亨

偶随玄鹿径,已入白云乡。此际逢刘阮,相携渡石梁。

铙歌三章 其一

清代 戴亨

西域降王款圣朝,森森甲仗蔽霜皋。拜爵边庭资牧圉,我皇亲授虎龙韬。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 其六

清代 戴亨

天高地迥感深秋,无定萍踪相对愁。梦逐樵蓑穿石磴,魂迷渔笠上兰舟。

穷途有哭如狂阮,随处堪埋类醉刘。敢以巴言赓睿藻,自伤身世等浮沤。

山窗

清代 戴亨

红杏发南枝,山窗鸟声集。落花飞不高,随风复飘入。

训士吟 其十二

清代 戴亨

人匪道害依,交匪道害臧。辅仁赖将伯,诡随警无良。

既载失善御,鲜不毁辕缰。俗目悦萧艾,珵美或不当。

宁以直不回,不防参与商。

雨后游金鱼池因述其事用戒诸生

清代 戴亨

雨歇云未开,出门泥淖满。贪幽意兴浓,遑恤途路窘。

欹侧屐屡胶,猿臂时相引。行潦限危桥,褰裳立展转。

懦者怯弗前,黠者誇捷敏。方思接后人,超腾戒迟缓。

发言未及终,倏忽自颠陨。嬉游虽偶然,得失理应辨。

行险难幸全,相期共黾勉。

题画册十七首 其七

清代 戴亨

携杖石桥东,松风起幽听。白云满空山,谁识幽人径。

送李眉山挈眷南游二首 其二

清代 戴亨

我久客京师,欲归苦无家。今君复远出,挈眷游天涯。

老为饥所驱,不得安岩阿。去留同一情,相送发长嗟。

车舆宛在路,将发复延伫。携手一为别,涔涔泪如注。

冰雪满前途,君应慎朝暮。

仙缘

清代 戴亨

海外三山接玉京,谁知灵黍秘云英。裴郎不遇蓝桥渡,捣药空闻玉杵声。

三河县访赵邑宰康已迁大兴去一日矣

清代 戴亨

单车羸马任蹉跎,连日征途阻啸歌。山拥孤城当大路,地排三水走长河。

故人昨已朝京去,行李今方冒雪过。我自思君倍惆怅,鸡坛车笠竟如何。

戒除草四首 其一

清代 戴亨

春风来几日,已绿窗前草。造物露机缄,会心在微渺。

静念察始终,霁情验荣槁。一草不忍锄,万卉从兹好。

真趣欲谁言,枝头闻啼鸟。

艾抡元招康东侯叶圣嘉魏文壁艾明德车宜年诗集余远归闻赴同用雄字

清代 戴亨

闻说诗坛树帜雄,征尘初拂过邻东。到来执简非安道,座上披襟是孔融。

大麓寒英飘白雪,梅花古韵出焦桐。相欢桦烛应嫌短,遮莫天街丙夜风。

训士吟 其十三

清代 戴亨

朝见槿花开,暮见槿花死。非无一时荣,不久长如此。

猎猎谷中风,冷冷涧中水。苍苍松柏姿,亭亭水风里。

凝寒讵不酷,贞性素所履。良禽择木栖,戢羽欣来止。

托根贵托坚,永为岁寒恃。

蔚千索题新居

清代 戴亨

傍居咫尺即嚣氛,心远偏能绝弗闻。槛外时鸣幽涧鹤,檐前长宿处山云。

长公出处原无碍,仲蔚蓬蒿久不耘。几次辟书徵未起,北山君岂愧移文。

题汪西灏奉萱图

清代 戴亨

偶辞鸥鸟趋徵诏,旋返钱塘老布衣。自有閒居真事业,独留至性在庭闱。

茅容对客烹鸡后,和靖临湖放鹤归。应使劳劳朝市士,披图潜息利名机。

题沈敬轩秋江归棹图

清代 戴亨

宦海茫茫浩烟雾,破浪乘风不能渡。片帆高挂大江秋,指点家山畅归路。

江上閒云任捲舒,江上浮鸥自来去。门前松菊未荒芜,陇上桑麻足租赋。

较雨占晴学老农,农家伏腊相劳苦。一尊酒对鸳湖滨,烟雨楼中阅朝暮。

岁月閒消天地宽,精神老受烟霞铸。回首名场一笑看,富贵真同草头露。

戴亨

戴亨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