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吴山承天观

游吴山承天观

元代 戴良

石径趋巍宫,云甍倚层壁。昔闻帝子游,今见羽人宅。

鳞居庭际拥,蜃阁窗外辟。复岭曲且盘,乔林隐复直。

路萦赏心侣,谷馆咀芝客。既近已欣觏,抚远亦惊觌。

离离越树青,渺渺海门白。乘风迟来潮,倚月候归汐。

徘徊忆天险,俯仰誇地德。于时将指使,暂此荡尘臆。

岂无犬马情,终负烟霞癖。何当解朝组,相从隐仙籍。

诗人戴良的古诗

念姊

元代 戴良

淮阴古壮士,甚感漂母情。
而况我同气,由来恩爱并。
一朝遭世患,舍之以徂征。
惟当欲去时,涕泗下交倾。
荏苒岁年莫,两鬓各星星。
每念焚须事,怛焉心内惊。
老去成飘荡,所志在偷生。
顾往申申詈,詈我久远行。
我欲喻中怀,独有弦歌声。
弦歌清且悲,一鼓泪已零。
再鼓三叹息,四座不忍听。
可随晨风去,长跪陈素情。

送刘仲修

元代 戴良

名都郁佳丽,公室赫弘敞。缤缤集时彦,衮衮归世网。

若人固忠勤,受命逾震荡。藩国简车徒,边亭巡境壤。

道涂邈以夐,山川修且广。月宵抱影息,霜晨流念往。

仰看零露团,俯听悲风响。景物劳梦思,驱驰罢心赏。

去水无回波,长涂有徂鞅。临分恨莫留,搔首独长想。

治圃四首 其四

元代 戴良

穷冬霜露下,谷风转凄其。以今四运周,感兹百卉腓。

披榛归北圃,墟里故依依。桑竹馀朽株,台榭有遗基。

野老相与至,嘲谐谈昔时。谈罢辄引觞,陶然无所思。

纷纭世中事,寒暑相盛衰。此理苟不胜,役役徒尔为。

既以适吾愿,何能忽去兹。

经金绳废寺

元代 戴良

寂寞唐朝寺,频年客到稀。
空山孤殿在,荒径一僧归。
苔色骄秋雨,松声振夕褷。
惊乌初有托,近亦出林飞。

湖下对雨有怀天渊老禅

元代 戴良

空濛暗遥甸,淅沥响高树。乍萦林表来,复洒重湖去。

潇潇孤兴发,望望寒川暮。念与道人期,云深不知处。

治圃四首 其二

元代 戴良

长夏罕人事,斋居有馀閒。北窗多悴物,且遂灌吾园。

攒根既舒达,积叶亦葱芊。瓜瓞绕畦长,新葵应节鲜。

抱瓮一回视,生意盈化先。在我岂不劳,即境多所欢。

悠悠瓞载间,樊生信为贤。

北海郡

元代 戴良

齐国西行几日程,平原望望怯初行。雨途车过泥藏辙,晴巷马来尘满城。

野色北连三晋远,河流东注两淮清。中原土俗古云乐,老我今多万里情。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三

元代 戴良

昔出非好荣,今处非避喧。中行有前训,恐遂堕一偏。

商于四老人,遗之在西山。朝歌《紫芝》去,暮逐白云还。

当其扶汉储,亦复吐一言。

登大牢山

元代 戴良

海上名山谁作邻,数峰高起自为群。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十四改。

次益都

元代 戴良

使傅来遥甸,估车驰近坰。茅庐城外市,杨树驿边亭。

淄水穿原绿,牛山入郡青。西游应未遂,又复渡沧溟。

双剑篇

元代 戴良

君不见干将冶铁铁不流,镆邪遇之剪指投。赫然鍊成双宝剑,遂匿其阳以阴献。

雌雄离隔经几年,一朝飞堕君侯前。乃知神物不虚授,必待英豪始联偶。

从今永近君侯身,玉头珠口相鲜新。韬里束来白鹇尾,匣中藏却绿龟鳞。

遭时未息干戈事,且为君侯充武备。黑犀中断未为奇,白蛇夜斩方称利。

五山精,六金英。也曾埋没豫章城,时时紫气斗间明。

占者已知吾国兴,君侯佩之可千龄。

哭赵太初

元代 戴良

蒲团兀坐几经春,独把南华味道真。已薄丹砂勾漏令,空怜白发别陵人。

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

客中写怀六首 其五 示侄

元代 戴良

老来逃世难,心力岂能及。赖有平生亲,得免诸患入。

时当万里行,所向辄险涩。山多虎豹虞,水有风浪急。

自非吾骨肉,谁能去乡邑。已遂伯阳遁,尚洒杨朱泣。

何邦为乐土,仍期共栖集。囊中黄金尽,资用将何给。

岂惜终憔悴,在困难独立。怃然念犹子,咏言著斯什。

和陶渊明饮酒

元代 戴良

好鸟不鸣旦,好水不出山。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遗言。

所以彭泽翁,折腰愧当年。不有酣中趣,高风竟谁传。

忆汪遁斋二首 其二

元代 戴良

一身独向中原去,每到前涂忆故知。折得柳条无寄者,小桥东畔立多时。

游清泉寺

元代 戴良

路绕苍松迥,寺俯清泉幽。况复得佳友,来游当杪秋。

情随水声远,兴挟山光浮。两涧涉游足,双峰睇吟眸。

陆寻虞监宅,林访袁家丘。徘徊念畴昔,感叹罢冥搜。

古今如大梦,身世一浮沤。不悟无生乐,终缠有漏忧。

晤言资道侣,冥理契缁流。咄嗟已成累,竟动故园愁。

题永乐寺水竹居

元代 戴良

一上高楼恨有馀,登临事往竟成虚。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

佩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和陶岁暮答张常侍

元代 戴良

长蛇惊赴壑,逸骑渴奔泉。岁月亦如是,吾生复何言。

容鬓久已衰,矧兹忧虑繁。俯仰念今昔,其能免厥愆。

老马犹伏枥,鸟倦尚归山。我来东海上,十载不知还。

竟如庭下柏,受此蔓草缠。枝叶日已固,何有挺出年。

人生无定在,形迹凭化迁。请弃悠悠谈,有酒且陶然。

渡海

元代 戴良

结屋云林度半生,老来翻向海中行。
惊看水色连天色,厌听风声杂浪声。
舟子夜喧疑岛近,估人晓卜验潮平。
时危归国浑无路,敢惮波涛万里程。

赠别汪定海二首 其二

元代 戴良

故人忽已别,兀兀吾何适?暮投甬东路,不见往来迹。

古寺静修廊,空斋冷虚壁。独有阶上苔,犹如旧时碧。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1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