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戴良
一上高楼恨有馀,登临事往竟成虚。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
佩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客中写怀六首 其六 怀友
贵盛多士趋,衰贱亲友弃。投老涉险艰,谁人敦气义。
往岁客吴越,保身无善计。风雨交横来,仓皇不知避。
阴云竟日起,龙蛇沸相噬。咫尺且莫期,千里讵能致。
徘徊畏涂上,所向色憔悴。不有高世士,缓急吾何恃。
时时想旧情,涕泪满衣袂。恨无缩地法,一见陈往事。
绝塞悲鸿鹄,秋原老骐骥。同心不在眼,蹉跎愧前志。
营丘
空壕废堞绕营丘,一望凄然使我愁。赐履封侯千古在,寻盟霸业此时休。
鸦啼古木西胶暮,雁落平芜北海秋。回首江南万馀里,异乡如此若为留。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 其一
登台望秋月,秋月光陆离。晻映西南楼,徘徊东北墀。
凝华夺班扇,流辉鉴阮帷。三五晕尚圆,二八形已亏。
爰有蓬鬓人,长怀桂殿思。辽城记吟咏,西园忆追随。
愿以薄暮景,承君清夜晖。
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 其三
白首相逢能几回,羡君仍作等閒来。明年此日知何处,且向空庭嗅落梅。
宗道师曾许寻郑元秉春草图见寄诗以促之
平生不识郑山辉,写草成图偶见之。恍惚鹅群翻水日,依稀鸿爪矣沙时。
康成已矣空书带,灵运悽其但梦池。寸楮尺缣能寄否,敢凭归雁致深期。
哭陈夷白二首 其二
老我归来托远林,仙桡犹泛五湖深。身名已喜全离乱,生死俄闻变古今。
悬榻空馀徐孺恨,绝弦真乱伯牙心。无端又向溪桥立,望断秋鸿泪满襟。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八
故国日已久,朝暮但神游。谁谓相去远,夙昔隘九州。
此计一云失,坐见岁月流。岁月未足惜,恐遂忘首丘。
在昔七人者,抱节去衰周。不遇鲁中叟,履迹将安求。
哭陈夷白二首 其一
白发江湖一病身,平生精力瘁斯文。师门伟器今馀几,藩国奇才独数君。
共爱辞华追董贾,肯将出处累机云。生刍不到黄琼墓,目极五湖西日曛。
赠别汪定海二首 其一
前舟已云发,后舟更谁待。春事动江皋,客愁满山海。
别晷只须臾,会期知何在?亦既违素心,安得颜不改。
岁暮迟宋潜溪
次韵寄陈大参
仙风久仰羽人丘,功业今归户牖侯。万事糺纷难辟谷,一秋衰谢蜡登楼。
思閒已蜡游山屐,愿治方资济海舟。闻说中营频倚注,文园肺病几时瘳。
客居三首 其三
寥落空山里,松门昼亦关。江乡千里隔,天地一身閒。
听雨多临水,看云长傍山。自今幽思熟,无复叹时艰。
旅怀 其二
数口迢迢寄海边,乡心客计两茫然。老妻岂悉未归意,将谓飘蓬似往年。
题永乐寺水竹居(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
筑新居
访乌继善不值明日以诗见寄遂次韵答之三首 其一
达士不羁世,投身向宽閒。出处一虚阁,翠樾带澄澜。
高怀抗尘表,逸思穷玄间。亦念泣岐客,悠悠欢会难。
岁暮感怀四首 其二
移家东海上,汩没度危时。草市腥江鲍,居民杂岛夷。
衣冠随俗变,姓字畏人知。保己无深计,翻言命可疑。
咏怀古迹
自定川入海
望大牢山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181篇诗文
和陶移居二首 其一
泛西湖舟中作
旅怀 其三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八
和陶渊明杂诗
客中写怀六首 其一 寄妇
忆汪遁斋二首 其二
渡海
剑池送人
和陶渊明杂诗 其三
游清泉寺
题何监丞画山水歌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一
郡斋度岁二首 其二
插秧妇
过营丘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三
游吴山承天观
除夜客中二首 其一
题打球图
寄俞伯熊兼柬李仲彬
正月五日游石门怀所迟客
永乐寺观先师柳公三大篆及诸石刻泫然赋此
同子充浚仲游北山夜宿觉慈院
寄胡舜咨
赠妇
次韵游上方
感怀八首 其七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四
题永乐寺水竹居
题陈敬初小丹丘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一
岁除示侄十六韵
和陶渊明连雨独饮(并序)
寄胡仲孚
岁暮偶题二十二韵
赠别汪定海二首 其二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 其三
寄沈隐君
辛亥除夕三首 其一
郡斋守岁
和陶渊明饮酒 其十
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二首 其一
感怀八首 其五
咏怀三首
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二首 其二
梅檐为天叙师赋
忆汪遁斋二首 其一
自述二首 其一
和陶渊明饮酒
和陶渊明饮酒 其十一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三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