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道潜
儿曹汝既识薰莸,卓荦应须力自修。一志径从齐客语,万端无受楚人咻。
卑飞燕雀宜深远,高举鸾凰可并游。莫负谪仙当日语,十年名誉满东州。
秋日西园 其一
日月更代显,光华难并留。昔人尚行乐,俯仰无暂休。
平居得君子,出处常相求。良辰援余臂,共作西园游。
极目瞰平野,缅然见苍洲。千林澹霁色,万韵生凉秋。
露华辰菊英,蔼蔼香可揉。参差间畦垄,芋栗森相俦。
绿蔓无芳姿,碧花茂牵牛。低回瞩篱落,树影环清流。
赏物志已谐,何用登蓬丘。
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 其三
夜深一碧万顷,彷佛明河接天。岸曲风篁成韵,绝胜细管危弦。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八
肝胆未应分楚越,高曾元共水云乡。爱君善作离骚语,清警殊非俗肺肠。
赠思正令子
堪爱君家小凤雏,炯然眉目照冰壶。他年足逸诗书圃,翰墨场中千里驹。
观宗室赵明发使君所画访戴图并二小诗因次其韵 其一
水石追摩诘,风骚类小山。每来窥二妙,恋恋欲忘还。
景文宠示
脱略今山简,能吟旧子春。偶因寻胜出,不为采芳人。
红紫千葩尽,甘酸万颗新。江云浮翠壁,霭霭散鱼鳞。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九
仲尼道德高千古,老子微言冠百家。馀泽风流俱擅美,那云玉树倚兼葭。
送子中待制 其二
南山有佳木,秀色何葳蕤。封植不记年,落落今百围。
盘根虽自固,烈风无时吹。匠手营大厦,众材得施为。
伟哉梁栋姿,取用不可迟。
再和湖上晚归 其二
云披雾卷仰昭回,试望翻经古石台。应有秋香生桂树,吹风肯傍暮船来。
维 其二
一霎催花骤雨来,集芳堂下锦千堆。浪红狂紫浑争发,不待商量细细开。
辩才生日
像末真风恐不传,故生豪杰为人天。慈航横截三千界,法雨均沾四十年。
独鹤精神秋始健,长松根节老弥坚。莫将有物观无象,唾雾冰轮处处圆。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七
端居终日少逢迎,佳客时来一座倾。不见诸郎事弦管,幽窗唯有读书声。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漱醉亭
潭潭百尺井,汲引鸣飞澜。惊回午醉客,一漱齿颊寒。
东园 其二
曲渚回塘孰与期,杖藜终日自忘归。隔林彷佛闻机杼,应有人家在翠微。
庐山杂兴 其六
暮峰腾玄云,飞雨来滂沱。乱点洒苍壁,森森挂青萝。
须臾涨前溪,荡荡浮银河。中流转巨石,出没如鼋鼍。
天宇夜开霁,星蟾莹摩挲。玲珑辨崖树,宛转照庭柯。
咏诗无桀句,奈此佳景何。
病中四绝句呈刘景文左藏 其三
高梧挂月照床头,聒砌寒螀似怨秋。我病尚能安静默,尔曹无事苦啁啾。
庐山杂兴 其一
古帝论匡山,南国之德镇。迩来得跻攀,此语始吾信。
雄雄压九江,矗矗排万仞。青天落飞瀑,白日雷霆震。
石镜俄忽开,孤光舞而运。异花无冬春,瑶草亦芳润。
远公初渡江,道誉蔼东晋。刘雷赞高风,遁世各无闷。
陈迹虎溪头,于今谁与讯。
答柯山晓上人
风骚古人事,而我岂所长。儿曹嗜章句,馀习未易忘。
根源本无有,真若夏潦潢。道人气拔俗,吾党称俊良。
十年依丛林,实以道自将。禅馀喜赋咏,妙语逾圭璋。
世眼独未识,深丛閟孤芳。锋锥必颖脱,安肯久处囊。
子宜力自勉,声问终扬扬。吾言岂知子,老大殊荒唐。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求定斋
南华鉴止水,炯然见须眉。夫子果能定,物岂逃妍媸。
清明日湖上呈秦少章主簿
水边花雾晓氤氲,春入西湖两岸深。冶叶倡条他自媚,朽株枯木我何心。
鞦韆索转朱楼角,博塞声喧碧柳阴。年少故人方感慨,未应从俗强浮沉。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酬周元翁推官见赠
庐山杂兴 其五
送俞伯谟宣德赴辟成都
赠霍山人
庐山杂兴 其十四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一
淮上 其二
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 其一
清聚轩
将之金陵寄侍琪服之秀才
都僧正既阙子中待制欲余补其位辄辞以小诗遂获免
用法颖韵寄信上人
夏日竹阁
送庠上人
孙志甫主簿挽词 其一
夏日山居 其三
陈季常静庵
次韵张敏叔工部题郭殿直远趣轩
维杨秋日西郊 其三
赠权上人兼简其兄
晓出土山
孙传师密学挽辞 其四
庐山杂兴 其十一
东园 其一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泠然斋
次韵东坡居士过岭
夏夜智果怀武康令毛泽民
谒上竺观音大士
杨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
次韵子容同圣功见过 其二
孙志甫主簿挽词 其二
秋日西园 其二
读子苍诗卷 其一
游咏真洞赠陶道人
行歌亭 其三
过韩氏庄登小阁 其二
曾子开吏部服阕赴召
过公择藏书室
春日赤壁 其二
送远上人还金华
哭少游学士 其二
陶宣德逸老堂 其一
次韵天选寄逍遥庵黄居士
刘咸临秀才挽词
唐昌王悦道桃竹轩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载酒堂
访荆国王公 其三
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
庐山杂兴 其十二
次韵通守杨叔丰大夫游狼山 其一
次韵传师见过
次韵刘蔡仲秀才雪后登竹阁 其二
规师方外停云斋
哭休上人
次韵嵩阳陈叔易先生见访 其二
送子中待制 其三
次韵子由侍郎书事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