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庐山杂兴 其十四

庐山杂兴 其十四

宋代 释道潜

五更山雨馀,海月漏云表。流辉入庭户,烱烱白如缟。

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众禽亦和鸣,为我释孤抱。

杉松本奇姿,洗涤看愈好。惆怅桃李花,东风卷如扫。

诗人释道潜的古诗

送定上人还会稽

宋代 释道潜

西风警群木,萧瑟散秋声。病客有归思,孤云无恋情。

月当千里共,人恨四难并。苦学谁如子,它年在一鸣。

陶宣德逸老堂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湓浦城南旧隐沦,一堂无地可栖尘。石床春卧荼醾砌,撩乱馀花堕酒巾。

春晚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晓风池沼水澜翻,春尽淮南麦秀寒。院落无人日亭午,柳花如雪满阑干。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七

宋代 释道潜

端居终日少逢迎,佳客时来一座倾。不见诸郎事弦管,幽窗唯有读书声。

彭门书事寄少游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我思君处君思我,此语由来自谪仙。欲借野人传纸尾,待凭新雁寄辽天。

访勤上人

宋代 释道潜

断桥苍壁倚溪斜,赤叶枫林噪晚鸦。可怕岭云埋径路,会寻流水到君家。

證师圣可桐虚斋

宋代 释道潜

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故其声之隐也无阂,其动也无留。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听盛道人琴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有客浮游不定家,玉琴三尺当生涯。从来正始无人会,掉首高歌乌帽斜。

维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蔼蔼春空宿雾披,桃溪柳陌共逶迤。阿戎莫道无才思,细草幽花总要诗。

大年观察

宋代 释道潜

南薰门外照初阳,宝马雕鞍从玉皇。千丈雪云开远野,万枝琼树斗新妆。

笔端妙处君先得,老去闲情我未忘。乞与山林资玩好,高悬素壁烂生光。

宋代 释道潜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红泥亭子阑干外,绝目遥看万树春。

秋日西园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日月更代显,光华难并留。昔人尚行乐,俯仰无暂休。

平居得君子,出处常相求。良辰援余臂,共作西园游。

极目瞰平野,缅然见苍洲。千林澹霁色,万韵生凉秋。

露华辰菊英,蔼蔼香可揉。参差间畦垄,芋栗森相俦。

绿蔓无芳姿,碧花茂牵牛。低回瞩篱落,树影环清流。

赏物志已谐,何用登蓬丘。

秋日西湖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南山爽气对朝扉,竹露吹风更湿衣。可是吟魂怯清景,何妨著屐步苔矶。

寄史院王正仲曾子开二学士

宋代 释道潜

太史久不作,千秋想前人。朝廷理故事,董职须绝伦。

青钱两学士,班马相并邻。婆娑金闺中,婉娈得所亲。

学海扬波澜,词林蔼芳春。青编炳金雘,允显无曲陈。

翘翘茂令德,谔谔规缙绅。玉堂行见跻,清切凌紫宸。

野人蹈江海,放浪无边垠。相思邈何许,共此青桂轮。

观宗室伯山司户诗卷

宋代 释道潜

参军暂辍簿书忙,为我聊开古锦囊。玉骨已能含秀气,珠玑那解不辉光。

王孙挟策真难事,妙质如君岂易量。它日雠书天禄阁,声名端可继刘郎。

春日即事呈定海尉葛叔忱

宋代 释道潜

曾台宿霞披,滴沥朝露湿。有客独登临,含情空伫立。

问君伫立何所为,报言远人尝有期。菊花黄日出山去,芳草绿时犹未归。

万壑千岩望何极,愿托孤鸿寄消息。少年游衍易蹉跎,翻恐归来不相识。

满目春晖花烂熳,花底幽禽自相唤。纷纷万类皆有从,独我参差邈云汉。

劝君不用长相思,容颜消竭神空疲。无情况有西楼月,夜夜清光照不亏。

归宗道中

宋代 释道潜

朝日未出海,杖藜适松门。老树暗绝壁,萧条闻哀猿。

迤逦转谷口,悠悠见前村。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

数辰竞一墟,邸店如云屯。或携布与楮,或驱鸡与㹠。

纵横夫帚材,琐细难具论。老翁主贸易,俯仰众所尊。

区区较寻尺,一一手自翻。得无筋力疲,两鬓埋霜根。

吾乡东南会,百货常源源。金镮衣短后,群奴列昆崙。

通衢旅犀象,颠倒同篱藩。鲛绡与翡翠,触目亦已繁。

少壮供所役,耆年卧高轩。翁今处穷独,未易听我言。

且当具盐米,归家饭儿孙。

刘咸临秀才挽词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异材擢阳阿,秀色方蔚然。侵寻掩众阜,屹屹上造天。

惊飙忽摧殒,中道虚弃捐。颜渊古称夭,道德今独妍。

何求拥肿为,无用徒永年。

自彭门回止淮上因寄子瞻

宋代 释道潜

朅来淮上卧萧宫,回首人间万事空。院静水沈销薄幔,睡馀寒日耿脩桐。

南山访古思杯渡,北海谈经忆孔融。寂寞兼葭霜雪后,何时重倚玉青葱。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载酒堂

宋代 释道潜

子云草玄时,载酒客常满。君今慕若人,竹户谁来款。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