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陈积中见寄二首 其二

和陈积中见寄二首 其二

元代 邓雅

麻鞋紧系布袍宽,世事纷纭总不干。泛菊每求陶令酒,盛蔬拟借喜生槃。

家贫最喜庭闱健,主圣终期社稷安。况有故人能慰藉,取琴同坐竹边弹。

诗人邓雅的古诗

用韵答黎时高

元代 邓雅

白云红树晚晴馀,客子凭阑叹索居。摇落又惊时序改,衰迟已觉鬓毛疏。

囊收枸杞还堪服,架束溪藤久废书。多谢故人能下榻,几回高枕似吾庐。

题静寄轩

元代 邓雅

开轩纳虚旷,默坐观无始。身外忘世纷,静中究玄理。

栖禽托深林,潜鱼在渊水。与物两悠然,劳生念行子。

送陈仲蕙输赋

元代 邓雅

江上梅花万树开,送君东上凤凰台。九天阊阖风云会,千里舟车贡赋来。

雨露无私沾草木,朝廷有道用贤才。此行不负青年志,袖惹天香得意回。

秋日忆娄仲实

元代 邓雅

秋风吹庭树,黄叶纷纷落。时序有更迁,愁怀自萧索。

俯思年少时,携手共行乐。容鬓今不同,交情宛如昨。

挽曾主簿伯曼

元代 邓雅

曾承恩命佐殊邦,多病归田检药囊。玉树忍看埋土壤,朱弦无复奏宫商。

千金子壮心何恨,万卷书存业未荒。惆怅旧游今已矣,山房题咏墨犹香。

采石酒楼

元代 邓雅

采石江头问酒家,酒楼儿女貌如花。金杯满劝歌声缓,银烛高烧舞影斜。

沧洲秋夜对月

元代 邓雅

长年为客寓沧洲,时序堪惊兴颇幽。明月正当书馆夜,西风先动桂林秋。

乘槎万里思河汉,倚剑三更望斗牛。老去尚馀豪气在,浩歌声落大江头。

吉文罗允瞻作时思堂以祀先而又闵其妇翁萧君彝翁死义而无后乃附祭 ...

元代 邓雅

萧君死节义,罗氏重彝伦。礼谨春秋祀,恩隆内外亲。

九京宁有憾,两姓幸相因。千载斯堂在,闻风亦怆神。

题李如愚环山亭

元代 邓雅

太行之阳有盘谷,玉笥十里来环山。山人高风继李愿,作亭正在山之间。

两山盘回宅幽阻,一涧泓澄石可数。居人比屋乐渔樵,令族前朝列圭组。

当今天子开治平,胡为不出留斯亭。亭中佳景自可乐,秋桂弄影春兰馨。

长松亭亭间修竹,上有鹓鸾下麋鹿。兴来扫石坐清风,自拂瑶琴弹一曲。

琴弹一曲酒一壶,醉后击节歌呜呜。不须更问千钟禄,此乐人间还有无。

豹枕为罗孟载赋

元代 邓雅

古今才名孰可数,人言罗邺诗中虎。异哉石枕虎豹形,枕虎哦诗魂不惊。

珊瑚琥珀未为宝,此物辟邪人见好。向来借我枕向云松巢,黄斑逐队声咆哮。

题乐閒堂

元代 邓雅

为善真可乐,无营心自閒。奈何世之人,汩没尘埃间。

是中有佳趣,游目皆青山。依山搆堂宇,白云锁松关。

古意阅图史,幽香闻蕙兰。尊前好风月,泉响当鸣弹。

题谢知县东山读书图

元代 邓雅

幽人示我东山图,耳边如闻猿鹤呼。云生寒岩翠缥缈,树夹流水青扶疏。

中有山房绝潇洒,苔藓侵阶藤覆瓦。角巾隐几是何人,谢氏贤良读书者。

彭泽

元代 邓雅

山通彭泽县,天设海门关。万水潴清浊,千艘渡险艰。

望洋今日叹,承诏几时还。欲访陶潜宅,闻风有愧颜。

恒德堂为邹母廖氏赋

元代 邓雅

小年曾读共姜自誓篇,使我敬之神凛然。只今廖氏有恒德,姓名千载同流传。

廖氏本是良家子,二十嫠居忍同死。翁姑白发子方孩,自采蘋蘩供祭祀。

白日皎皎天苍苍,此心百鍊坚如纲。当年自誓靡他适,堂前终养仍二子。

伯瑜仲玮俱有孝行终丧,容颜渐老子成立,更筑高堂面青壁。

岁寒何物耐风霜,翠柏崔嵬二千尺。

送医士李文中归永丰

元代 邓雅

葛仙仙去几百年,尚留丹井阳山前。丹气夜烛东南天,不知妙道何人传。

李君好仙仍好学,到处题诗兼卖药。只今归隐白云深,服食金丹养黄鹤。

寄何伯善先生二首 其一

元代 邓雅

华盖峰高耸碧霄,先生栖息绝尘嚣。门前松菊存三径,事下文章冠六朝。

雅道久时传弟子,宦情今已托渔樵。相知最恨相从晚,怅望云山百里遥。

中秋夜客中思亲

元代 邓雅

明月今夕圆,良朋一时集。四坐各驩虞,中怀独忧悒。

所忧浩无端,所慕嗟何及。清歌那忍闻,背面成悲泣。

题邹氏养浩堂

元代 邓雅

二气生天地,运行无息时。惟人在所养,失养斯馁而。

是以君子心,操守罔或违。充然集众义,勇往将奚疑。

君家本儒素,养浩画堂楣。旨哉孟氏言,允为百世师。

柬江泳思

元代 邓雅

卖药同康伯,吟诗学少陵。惊看写珠玉,群得备参苓。

岁月吾衰老,山林子俊英。何当种梧树,蚤听凤凰鸣。

对桐树

元代 邓雅

丈夫志气颇英豪,流落兹山叹未遭。却羡翠桐门外树,小窗坐见出檐高。

邓雅

邓雅

元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字伯言。明洪武中,以郡举入京,寻辞归。与梁寅方善,讲学石门山中。工诗。有《玉笥集》。► 31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