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纪
别时容易见时难,屈指凡经廿岁寒。更去更来能几度,并州已作故乡看。
效秦文仲绝句四首 其一
文渊阁下随朝士,右顺门西待诏人。中使口传銮驾出,各将封事御前陈。
沧江送别为吴友仁
行李无多酒一壶,满船和恨载妻孥。忍将今日留连意,尽作沧江送别图。
笔阵易空三窟兔,钓头难得四腮鲈。生涯定分当何处,早寄平安慰老夫。
惶恐滩夜泊
天下只闻巫峡险,谁知此处更堪愁。舟穿乱石堆中过,帆向荒山灯下收。
闪闪燐灯随魍魉,啾啾蓬颗聚鸺鹠。滩名惶恐非虚得,一夜令人白尽头。
旧时月色为吕希阳训导
月到衡门有意无,相随出塞又归吴。适来此夕又何夕,照见今吾即故吾。
屈指秋光重自省,满身花影再谁扶。阴晴圆缺寻常事,消得平生酒几壶。
次韵林泉留宿听钟有感
客檐卧听禁城钟,蛮帐低垂旧紫茸。窗眼月斜天未晓,瓦沟霜白景初冬。
千年华表无归鹤,十月寒潭有蛰龙。拥被自扪丁固腹,老来无复梦生松。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十
别时容易见时难,两地相思总一般。世上此情何日已,除非石烂海波乾。
九月十四日上亲策试赐膳华盖殿西庑下以大行皇后丧设酒不荤
大明开运主文昌,多士争能翰墨场。有分只尝光禄酒,无缘得享大官羊。
殿庭重典归仪礼,乐府新声出教坊。喜动天颜蒙顾问,朝衣熏染御炉香。
次韵答俞仲基二首 其一
人生契合无新旧,市道论交有浅深。莫效卞和三献玉,当辞王密四知金。
廉颇不负相如意,鲍叔真知管仲心。独为武侯长抱恨,空遗梁父旧时吟。
会昌道中
梭头船子靸鞋轻,逆水上滩三日程。岸回时见虎狼迹,村远不闻鸡犬声。
人事往来何日定,世途登顿几时平。老怀莫为投荒怯,喜有青山绕县城。
次韵沙允恭感怀二首 其一
莫向春风忆旧游,老年怀抱不禁愁。自来自去堂前燕,相逐相呼树底鸠。
行乐有孤灵运屐,笑谈无复庾公楼。武昌门外多官柳,能有几株今尚留。
赠张孟经
长沙太守子孙贤,湖海知名四十年。虎卧杏林监受谷,龙窥丹鼎候烧铅。
胸中议论驱群惑,肘后方书得袐传。我有一生诗酒癖,如何到老不能痊。
画扇二首 其一
世态有古今,江山本无异。相逢俱隐沦,所问知何事。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一
芙蓉花老碧波寒,竹上湘妃泪未乾。日落黄陵庙前路,如今髣髴画中看。
顾定之墨竹二首 其二
种竹何必多,无则令人俗。萧萧一两竿,清风自然足。
怀高都官
凤鸟不鸣吾道微,拟逃名姓老岩扉。襄阳耆旧无多在,洛下衣冠已渐稀。
久望东山安石起,未闻辽海管宁归。马融何必为南郡,只合高堂坐绛帏。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一 自述草堂之陋
草茅蔽野出无蹊,寥落衡门水竹西。客至尚能留一饭,小儿沽酒妇蒸藜。
清明前二日林泉过予西郊留宿草堂晚步赋诗因次其韵
犬吠鸡鸣达四郊,依依烟火叠相交。时光暗转催农事,海味初来赡客庖。
细柳绿欺临水树,小桃红傲出墙梢。子云寂寞甘衰朽,更有何心作解嘲。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六
尽称家法好,生计孰云疏。妇肯随夫唱,儿能读父书。
为花春载酒,因月夜巾车。惟恐声名出,难容只隐居。
閒居二首 其二
风雨连朝不出门,晚来步屧看溪痕。不知笋过邻家去,篱落新添竹几根。
次韵张林泉兄弟倡和三首 其一
一车南去两帆西,白首林泉独短藜。为问闽中听谢豹,何如清夜楚猿啼。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送翁应吕宪佥之罗浮
立春日偶书
寄成安尹彭子润
雪煮茶三首 其一
次韵答张林泉
予与翁应吕同至赣州府是日各从本道予往雩都翁赴惠州作诗送之时十 ...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五
樗散轩为戴彦文
赠隐者张山人
闺思二首 其二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三
味莼轩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三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九
寒江渔者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五
昌德言小海楼上即席次韵答陆宅之先生并示晏如上人五首 其五
送张通山赴杨氏西席
美人镜中影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四 中秋对雨
斜塘晚泊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七
次韵俞仲基对雨二首 其一
效香奁体二首 其二
游观音山简主僧大用并范彦华
蜡月十日大雪有怀去年在会诸友时临清已死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六
小山丛竹四首 其三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 其三
次韵张景辰别驾过俞建宁故居有感
与太常典簿顾谨中题画二首 其二
匡方人家
日重光行
次韵俞仲基
水竹清深为吕德机
送苏温赴高州
竹所为太常典簿顾谨中
何如野老住深诏二首 其二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十
打姑恶二首 其一
双桂堂为俞伯刚
除夕与仲斋守岁语及乡中迁客有感
次韵仲基春来杂思十首 其一
重阳有感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六
贵妃袜
閒情二首 其一
宋太祖雪夜幸赵普第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 其二
墨菊二首 其一
芦花舟为李孟起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二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六
墨菊二首 其二
附宽河书后寄周仲鼒父子二首 其二
晚翠轩
效秦文仲绝句四首 其二
草堂杂兴十首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