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墨菊二首 其二

墨菊二首 其二

明代 董纪

三径荒芜靖节归,缁尘暗眼蝶来稀。义熙心事如前日,秖恨黄花与昨非。

诗人董纪的古诗

螳螂捕蝉歌

明代 董纪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

送苏温赴高州

明代 董纪

天寒野旷叫䲭鸮,愁说高州去路遥。章贡北来山抵浙,番禺南下水通韶。

风摇橄榄枝头落,雨打桄榔树叶凋。他日归来再相见,九峰买酒话今宵。

草堂杂兴十首 其三

明代 董纪

我亦西郊有草堂,野花山卉四时香。小儿学字涂鸦拙,奴子应门抵鹤长。

自毁茶经高陆羽,不传琴散陋嵇康。太平朝野无遗佚,独为才疏得豹藏。

答陆宅之

明代 董纪

世情方矫揉,吾道欠亨嘉。志似笼中鹤,身如井底蛙。

几人蛇画足,每事槿开花。留得春衣在,都将付酒家。

日重光行

明代 董纪

日重光,日日向西没,朝朝出东方。日重光,谁目尔名为太阳。

当时羿射十杀九,如何尔独箭不伤。日重光,浴乎咸池拂榑桑,周天不停照八荒。

人归长夜台,长夜一何长。日重光,混沌初分有盘古,尔今独在盘古亡。

日重光,东方天又明,夜台自冥冥。

立春日偶书

明代 董纪

我生行年四十五,去年失恃今何怙。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

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

大儿痴顽无好田,见人懒作低头揖。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

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

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食指衣身累转多,头焦鬓秃空啾唧。

婢较初来过半长,手拙未解调羹汤。学攻针线更迟钝,两日一裤缝三行。

苍头入门懒无匹,面垢脚朘常菜色。使令内外岂云无,自然不得分毫力。

破屋数间如玉川,床头旧物馀青毡。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

四时词 其四

明代 董纪

江天欲雪云已同,画堂和气春风中。银鹅金凤盘翠沓,肉屏光照氍毹红。

熊掌驼峰羊尾酒,锦筝宝瑟如荑手。烛花落剪香半奁,铜壶滴漏三更后。

渔隐为赖善卿

明代 董纪

钓船随处可为生,二十馀年不到城。剩水残山原自在,清风明月有谁争。

元真解后留诗别,甫里寻常载酒迎。南往北来无定迹,恐人情熟渐知名。

怀季明大政二乡友

明代 董纪

乡里衣冠日渐稀,故人又去着戎衣。塞翁得失皆前定,莫向如今怨昨非。

槐云轩二首 其二

明代 董纪

槐之云兮人所爱。覆我屋庐兮如幢如盖。山作平地兮桑田变海。吾视其下兮蚁穴犹在。

赠隐者张山人

明代 董纪

蒲团竹榻乌皮几,羽扇纶巾鹤氅衣。不独市朝无此客,山间林下见应稀。

霸上军

明代 董纪

三纲陵夷秦失鹿,天下纷纷竞追逐。白蛇当道毒伤人,神剑一挥蛇母哭。

素车来降轵道旁,诸侯有约当为王。悉与父老除,苛法约三章。

仓粟既多兵有粮,不劳献飨持牛羊。逆理则败顺则昌,何必猛士守四方。

君不见弑义帝,屠咸阳,阴陵失道嗟天亡。

梦茂名兄二首 其二

明代 董纪

久无书札报平安,正惧蛮方抚字难。喜见故人亲口说,近时已转赣州官。

送张通山赴杨氏西席

明代 董纪

通山父老思仇览,绛帐诸生待马融。要见闾阎他日效,尽知邹鲁味时风。

南船美味来蚶蛤,东阁重茵累豹狨。讲道从容有馀暇,好题佳句寄征鸿。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三

明代 董纪

堂前可栽竹,墙下可树桑。更祈广阡陌,稼苗无害伤。

治生丧乱后,真如反屠羊。富贵非所愿,淳风仰羲皇。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二

明代 董纪

幽居悄悄何人到,一点山萤照寂寥。欲寄所思无好信,夷歌几处起渔樵。

开司十日无一人来讼者庭可罗雀书以自诮

明代 董纪

十日官衙无讼听,南山相对坐如痴。却嫌事类不鸣雁,宁免人讥孙字碑。

未许公孙能吏事,且容何逊得吟诗。晚来偶纵墙东步,赖有梅花慰所思。

次韵樊文渊郎中四首 其二

明代 董纪

莫操齐门瑟,莫投光范书。孔明有知己,自顾南阳庐。

蕴真玉混石,失势龙为鱼。君看才名误,文园老相如。

送费彦庄还西蜀

明代 董纪

满载图书问去程,更休回首叹飘零。雪消巴水通巫峡,月照湘帆过洞庭。

鸟道不消三月到,猿声莫向五更听。异乡久住忘羁旅,好看岩山雨后青。

何如野老住深村二首 其一

明代 董纪

伊喔寒鸡啼未了,人在霜天待天晓。仪礼喧呼已唱名,犹怪朝官来不早。

马上公卿兀残梦,手冷青丝无力控。酒醒未得半夜眠,又被纱笼催走动。

何如野老住深村,日高丈五犹闭门。

董纪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