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纪
钓船随处可为生,二十馀年不到城。剩水残山原自在,清风明月有谁争。
元真解后留诗别,甫里寻常载酒迎。南往北来无定迹,恐人情熟渐知名。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十
别时容易见时难,两地相思总一般。世上此情何日已,除非石烂海波乾。
怀高都官
凤鸟不鸣吾道微,拟逃名姓老岩扉。襄阳耆旧无多在,洛下衣冠已渐稀。
久望东山安石起,未闻辽海管宁归。马融何必为南郡,只合高堂坐绛帏。
次韵张景辰别驾过俞建宁故居有感
平泉漫说李家庄,绿野犹传裴相堂。草色暗随春色换,人情还逐世情忙。
空吟暮雨珠帘捲,不见春风皂盖扬。过客重经倍惆怅,隐然邻笛感山阳。
墨菊二首 其一
夕餐始见楚人辞,晚遇柴桑亦赋诗。何似颛工写秋色,金壶墨汁更淋漓。
与太常典簿顾谨中题画二首 其二
滕王高阁倚江浔,画栋珠帘岁月深。南浦西山晴复雨,后人朝暮几登临。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九
树头柑子如盆大,地上兰花似草多。官舍日高初睡起,隔窗人语是鹦哥。
登天马山
左瞰风波右石湖,云间隐映见浮屠。江山入画今犹昔,岁月撺梭日又晡。
醉笔草书登雪候,征袍旧绣拂天吴。不堪临别多愁思,欸乃声中听鹧鸪。
打姑恶二首 其二
姑恶何恶怨未终,世人至今无此风。尔啼莫来近我屋,我姑不与尔姑同。
与太常典簿顾谨中题画二首 其一
髣髴风烟笠泽东,吴山不与越山同。谁家楼阁停歌舞,旧是夫差避暑宫。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二
蛮郎舌作南人语,蛮娘髻效北人梳。新官到任意未惬,禁得满山啼鹧鸪。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五
别时容易见时难,渺渺春江送木兰。三叠阳关休唱尽,一声凄楚一心酸。
雪后宿城南精舍
因寻竹院到江村,释子初归客在门。残雪又颠风作党,寒潮已落岸留痕。
研池滴水冰随结,炉烬飘香火自温。借榻西窗学趺坐,一灯寂寂照黄昏。
夜泊江上
雁叫霜汀鹊绕枝,夜长无寐客眠迟。一灯隔岸渔船火,愁似江枫对照时。
题画四首 其一
江蛟上岸作树立,月下风前号鬼神。山泽几年无隐逸,衣冠夜出是何人。
王母醉归图
玉麋驮醉夜阑珊,又是瑶池赴宴还。青鸟只通方朔信,如何再不到人间。
何如野老住深村二首 其一
伊喔寒鸡啼未了,人在霜天待天晓。仪礼喧呼已唱名,犹怪朝官来不早。
马上公卿兀残梦,手冷青丝无力控。酒醒未得半夜眠,又被纱笼催走动。
何如野老住深村,日高丈五犹闭门。
游虎丘山
参差楼阁半山开,迤逦登高入寺来。宝藏虎归风撼树,剑池龙去水生苔。
尘封坡老题诗壁,云锁生公说法台。但过不须穷古迹,上方猿鹤易惊猜。
何如野老住深诏二首 其二
此行敢谓儒冠误,进步青云登仕路。不投光范一封书,底用蓬莱三献赋。
鸡鸣待诏留金马,日仄拜辞丹陛下。独持使节瘴乡来,性命鸿毛身土苴。
何如野老住深诏,一生不识州县门。
白云归岫送道士吴德常还洞霄宫
本是无心出翠微,英英还傍故山归。五交洞口从龙入,九锁峰头霞鹤飞。
只许丹霞分窟宅,或随明月到岩扉。世人何处寻踪迹,惟有松风振白衣。
次韵俞仲基对雨二首 其一
田家信五行,甲子只祈晴。柱础俄先润,天瓢忽屡倾。
水声寒汨汨,云气白英英。缩手防揫敛,农人奈此情。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278篇诗文
春闺曲
云松陆宅之先生以别时容易见时难为起句赋律诗一首送俞原肃之武功 ...
得洛容兄递中报二十韵
梦述圣德诗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四时词 其三
小山丛竹四首 其一
友人续弦
斜塘晚泊
自述借俞原举韵
游山联句
芭蕉士女二首 其一
风木轩为丁季悦
昔人种树
盛叔彰山水
季子延奴初学语见书帙在案时辄作嚅嚅唲唲声若解诵然以其不由教而 ...
折枝牡丹
芦花舟为李孟起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一
答张梦辰见寄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 其一
集句次韵俞东村四首 其二
与俞原肃
效香奁体二首 其二
樗散轩为戴彦文
閒情二首 其二
十月十五日奉天殿早朝
庚午除夕风雨大作因思壬戌岁除在按察司官舍无异今夕瞬息之间已及 ...
短歌行次韵俞仲基
雪煮茶三首 其三
寄延平西芹河泊所官侄时雨十首 其五
画扇二首 其一
宋太祖雪夜幸赵普第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七
晚翠轩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 其五
子猷访戴图为朱梅雪题壁
菊庄为陈孟宣
薄交行
修竹芙蓉四首 其四
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 其五
人居天地间
游天池
南村杂兴次韵陶九成十首 其二
小山丛竹四首 其三
草堂杂兴十首 其九
书所见二首 其一
次韵东村舟中夜雨
梦得洛容兄书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三 忆武功兄
渡船老翁
凤鸟何不至
送费彦庄还西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